“就在一个时辰前发生。”
于禁低头沉思片刻,猛然醒悟,急问道:“汉军入高邮城了吗?”
“高邮县城已被汉军占领了。”
于禁心中顿时大急,他手中军粮不多,难以支撑到他们抵达徐州,考虑到江淮各地官仓的粮食都已调运去寿春,他们唯一的补充就是高邮县这五千石粮食,若汉军将粮食搬走,他们怎么办?
于禁已顾不得和汉军可能爆发冲突,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将五千石粮食留下,于禁当即对刚赶来的副将王晋令道:“王将军可率三千士兵赶去高邮县,扣住汉军的船队,不准他们把粮食运走,尽量不要爆发冲突,我随后就到。”
王晋接令,立刻率领三千军队冒雨向十里外高邮县疾奔而去,于禁又等了大半个时辰,等雨势稍小,他这才率领五千军队赶去支援副将王晋。
但就在距离高邮县还有三四里时,于禁的军队遇到了几名疾速奔回报信的骑兵,为首骑兵高声禀报道:“启禀于将军,我们和汉军爆发了激战,双方死伤惨重,王将军也受了重伤,恳求将军立刻增援。”
于禁大吃一惊,怒道:“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会爆发激战?”
“我们赶到高邮城外,正好遇见汉军在向船上搬运粮食,王将军命令汉军士兵停下,但汉军不肯,双方在争夺粮食时发生了冲突,随即爆发激战,我们杀死了数百名城外的汉军士兵,但也遭到了城内汉军从后背袭击,弟兄们死伤近千人。”
于禁也知道,一旦争夺粮食,冲突势不可免,只是他希望这种冲突尽量小一点,不要把事情闹大,却没有想到竟然爆发了激战,副将也受了重伤。
于禁又气又急,令手下道:“全速前进,赶往高邮县!”
此时高邮县城以北的码头上激战惨烈,数千人在黑夜中冒雨厮杀,弓箭在雨中无法使用,只能用长矛捅刺,用战刀劈砍,喊杀声震天,杀得你死我活,雨水和血水混合,尸体在泥泞中被践踏,双方都疯狂了,甚至出现难辨敌我,互相残杀的情况。
虽然汉军只有两千余人,兵力人数上要逊于对方,但夜战的能力却比曹军要强,一个时辰的血战,伤亡不足曹军一半,尽管如此,汉军还是伤亡七百余人。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阵进攻号角声,这是曹军援军到来的号声,原本被杀得节节败退的曹军顿时士气大振,开始向汉军反扑。
这时,汉军中传来了刺耳的钟声,一千余汉军开始迅速向北撤退,丢下了上百艘前来运输粮食的拖船和数千石粮食,仓惶北撤。
于禁没有追击北撤的汉军,他下令收拾战场,将阵亡的两军士兵掩埋,又令士兵将仓库中所有的粮食全部搬运上船,天快亮时,两万曹军全部抵达了高邮县,于禁原本计划在高邮县休整三天,但发生了高邮争粮战斗,他也不愿再耽误下去,命令士兵整队,立刻向北进发。
但于禁做梦也想不到,高邮争粮事件已经演变成了曹军在淮南袭击汉国商队,破坏停战协议的严重事件,使汉军找到了出兵借口,六万大军分兵两路,迅速向广陵郡杀来。
第二卷江夏 第979章 强占广陵
不仅于禁想不到,就连孙权也想不到,江东存放在高邮县的数千石粮食竟成为了汉军东进的诱饵,当于禁从汉军手中急不可耐地夺取这块诱饵时,他便落入了汉军的陷阱。
就在高邮事件发生的第三日,刘璟便在濡须口公开指责两万曹军破坏停战协议,在高邮截杀汉军粮船,杀死护船汉军,抢劫数千石粮食,刘璟严正申明汉军绝不会坐视不管,一定要让截杀汉军粮船的曹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与其是在斥责曹军;鼓励士气,不如说是给江东的一个理由;汉军为什么出兵广陵郡?
六万汉军随即兵分两路,黄忠率三万大军抢先进入淮阴县,截断了曹军北归之路,而甘宁则率三万水军在广陵县靠岸,军队封锁了广陵县的长江江面,甘宁随即率两万大军北上,占领高邮县,截断了曹军南下之路。
于禁的两万曹军被困在高邮县和淮阴县之间,这一带没有县城和乡里,数百里荒无人烟,两万曹军进退两难,很快便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曹军的粮食最多只能支持十余天,一旦粮尽,他们将得不到任何补给,两万军队很快将陷入绝境。
高邮事件看似汉军的一个阴谋,事实上,它又是汉军东进的必然,从曹军势力进入江东之初,就注定了江东曹军休想平安离开,刘璟必须要警告曹操,任何出兵干涉江东的企图都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六万汉军进军广陵、包围曹军之事早已传遍了江东,震动了江东朝野,成为家家户户都在谈论的大事。
当然,绝大部分民众不明真相,也不愿费脑力去仔细推敲其中的蹊跷,他们只关心浮在表面上的文章,纷纷咒骂曹军拦截汉军粮船是自寻死路,很多人更是幸灾乐祸地推断曹军支持不了十天。
这天中午,诸葛瑾和往常一样来到秣陵城最大的酒馆章记酒楼用餐,诸葛瑾目前出任江东副都督兼左都护,是仅次于军师张昭的军中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