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兵临天下诸葛果攻略 > 第466部分(第2页)

第466部分(第2页)

尽管诸葛亮告诉关羽,刘璟不会容许他们占领荆南四郡,但他本人却还抱着一线希望,但刘璟拒绝了他提出五百头大象的美意,就说明刘璟看透了他的心思,明确拒绝了大象换荆南的暗示,诸葛亮又忍不住叹息一声,心中无限怅惘

四百余艘战船在赣江上列队疾驶,这是陆逊率领的五万精兵,他们将直接和交州军正面作战,而在另一战场,吕蒙则率三万军进入荆南,从后面断交州军的退路,而孙权则率两万辎重后军在彭泽湖一带接应两军。

在为首大船上,陆逊手按战剑上,显得颇为忧虑,他并不是为自己担忧,而是他们的军队这次西征,必须要得到荆州的借道同意,非常被动,吕蒙的军队迟迟不能进入荆州江界,延误进兵,这会影响到整个战局。

这让陆逊意识到,这场战役的胜负实际上是控制在汉军的手中,一旦汉军想借交州军来削弱江东,那么这场战役江东军必败无疑,他们仿佛就像将头伸进了绳套之中,随时会被汉军勒紧脖子。

陆逊属于吴越派,吴越派强烈这次反对出兵,但作为军方重要人物,陆逊是支持与交州军作战,只是陆逊主张从海路直接进攻交州,断北上交州军的根子,他在战略商议中提出了这个方案,却遭到了所有文武大臣的一致反对,包括孙权也坚决反对,或许是他陆逊的想法太冒险,太匪夷所思,也或许是因为江东水军没有海航经验,也可能是长途奔袭,江东军后勤无法保障。

但陆逊觉得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缺乏一种冒险精神,尤其是孙权,他更是缺少一种置死地而后的勇烈,这让陆逊十分失望,就在他出征之前,和族长陆景略略交谈了几句,族长竟流露出他当年支持孙权上位的后悔,表达了应该由孙策长子孙绍继位的想法,陆逊也有了同样的念头,或许换一个江东之主,他们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动。

“到岸了!”

桅杆上的眺望兵大声叫喊,打断了陆逊的思路,他打手帘遮住刺眼的阳光,只见在远处隐隐出现了一座城池的轮廓,那里就是南昌县了,船队渐渐放缓了速度。

陆逊在半路上已得到情报,交州军已撤离南昌县,驻扎在一百六十里外的新吴县,南昌县内已无一兵一卒,这让陆逊心中很纠结,这就意味着南昌县只是一个中转站,他们还须继续西进,进攻新吴县。

这时眺望兵指着江面大喊道:“陆都督,有船只来了!”

第二卷江夏 第740章 荆州路不通

到来的船只是南昌县县令颜纪,他就南昌县本地人,交州军占领南昌县后,他并没有投降交州军,而是弃官躲在家中,当交州军撤军,南昌县各大世家豪门又将他请回来,维持县城秩序。

他向陆逊施礼道:“启禀陆将军,城内现在秩序良好,唯一的遗憾就是仓禀已空,储存在官仓内的钱粮全部被交州军搬走,恐怕无法给军队补给。”

这个结果在陆逊的意料之中,他们也带了粮草,足以维持二十余天,不需要南昌县补给,他点点头又问道:“我想知道交州军除了新吴县外,哪里还有驻军?”

“只有新吴县,其余各县都没有驻军,甚至交州军大多都没有去过。”

“杨太守可在?”

颜纪叹了口气道:“杨太守在城破时被关羽所杀,李郡丞投降了交州军,其余官员皆下落不明。”

陆逊沉思片刻道:“现在我需要整个郡的配合,现在你可代理太守之职,替我了解各县情况,我会禀报吴侯让你升为太守正职。”

颜纪大喜,连忙拱手施礼,“下官愿为陆将军效力。”

船队缓缓靠岸,一队队江东军从大船上奔下来,在码头迅速集结列队,陆逊也下了码头,他回头令道:“让丁奉将军来见我!”

片刻,大将丁奉快步上前,躬身施礼,“参见都督!”

“丁将军,我给你三千精锐之军,可立刻赶往新吴县,但注意不要和交州军作战,尽量了解交州军的部署和调动规律,十天后回来见我!”

“遵令!”

丁奉大声接令走了,这时徐盛上前不解地问道:“难道我们要在南昌县驻扎十天吗?”

陆逊叹了口气说:“吴侯有严令,必须等吕蒙军队进入长沙郡后,我们才能发起进攻,吴侯给的时间是十天。”

“可是这样会贻误战机,似乎有点太被动了。”

“我也知道,但吴侯之令,不能不从,他才是主帅。”

“这这不妥吧!毕竟吴侯不了解这边的情况。”

陆逊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向吴侯解释过,吴侯的意思,他来协调整体作战,而具体作战时的调动部署,则由我全权负责,所以几时进兵,必须等吴侯的消息,其实也有道理,吕蒙进入长沙郡,两面夹攻才最大的取胜机会。”

“可是诸葛亮绝不会引颈就戮,所谓两面夹攻,一但协调不好,反而会被各个击破,这个道理你我都知道,都督为何不再劝一劝吴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