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希望设计赶紧完成,快点进入到下一步,就能够更快一些制造出核聚变装置。”
“研究不是争分夺秒,但我不喜欢浪费时间。”
“大家来看……”
王浩说完以后直接进入讲解状态。
所有参会的人都有点儿发懵,他们没想到第一次开会就直接进入工作,甚至对此毫无准备。
他们一直在心里感慨,“不愧是王浩院士!”
“雷厉风行啊!”
“做事一点都不拖沓,或许就是这样的工作态度,才能完成那么多研究吧……”
颜静、丁志强、罗大勇等人早就习惯了。
王浩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做研究就是做研究,干净利索的进入正题,赶紧把研究做完才是正事。
其他的都不重要。
外界乃至于研究组里,很多人都认为核聚变设计工作是一个持久性的研究,可能会持续几年时间。
但他们却认为……
也许,很快。
具体多快也很难说。
“若是不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大概一年……够了吧?”肖新宇思考着做了个判断。
“半年,差不多。”颜静这么样。
罗大勇闷头不说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丁志强……
他正在用力捂着脑袋,痛苦的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加入核聚变设计组?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脱离王浩老师的魔掌……”,!
们已经对于致密的一阶铁材料,也就是‘未来铁元素’给出了定义。
‘未来铁元素’,被命名为一阶β铁56。
β代表排序第二,56则代表了原子质量,常规的致密材料则被命名为一阶α材料。
比如,常规一阶铁,就是一阶α铁56。
在返回西海大学的路上,王浩也思考着‘未来元素’方向的研究,“看来必须要开启实验了,短期目标是研究几种铁的同位素,希望能够找到一种不带有辐射的未来铁元素。”
这个研究关系到强湮灭力场技术。
‘未来元素’不会受到特异现象的影响,就可以支持制造高强度的强湮灭力场。
……
在回到了西海大学以后,王浩继续关注着f射线实验组以及湮灭力场实验组的研究。
两个实验组进展都不错。
同时,他还要参与核聚变设计项目,首先就是组建设计项目的主团队。
这工作还是以汤建军为主。
汤建军对核聚变的研究非常热情,都已经是超过60岁的老头,还精神奕奕的不断工作。
在科技部门、科学院、国际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持下,项目团队很快确定了工作地点,就是在西海市的老政-府办公楼。
老政-府办公楼被划定为管制区。
团队的名字就叫做‘核聚变装置设计组’,名字听起来很是低调,但是旗下有十几个院士,几十个研究员,几百的工程师,常驻在主研究基地的也已经有三个院士。
其中包括副总设计师汤建军、核物理研究所的周东伟以及科学院材料所的龚云伟。
下面的研究员,暂时只有二十几个。
二十几个研究员听起来似乎不少,但相对于核聚变项目来说,人数又显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