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数学问题,但已经是很多顶尖科学家计算的结果。
再修正?
别说可能还是不可能,即便是能够再进行修正,完成近乎‘最优设计’,提升的幅度也不会有多大。
他仔细思考着,忽然眼前一亮,说道,“固体燃料应该不能再增加了,你们为什么不从太阳能电池板上寻找解决方案呢?”
“比如,你们可以采用性能更高的太阳能电池板。”
“……”
“……”
赵老师、两个老院士,再包括几个研究员,全都感觉听到了个很荒谬的建议。
太阳能电池板?
性能更高?
这和‘何不食肉糜’有什么区别?
如果能有更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板,不就能直接解决能源问题了,何必还来找王浩帮着修正什么轨道?
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p;王浩用力咧咧嘴,摇头道,“暂时不可能。”
“为什么?”汪辉有些不明所以,他不知道f射线发生技术,还以为材料是常规强压湮灭力场实验制造出来的。
王浩道,“我只能和你说,制造的方式不一样。”
“好吧。”
汪辉也知道保密问题了。
……
材料检测中心的工作还在继续。
后续的实验测定工作,最少要持续一个多星期时间,王浩也留在检测中心一天,又去了湮灭力场实验基地,才重新返回了西海大学。
接下来就是等结果了。
但是王浩的工作依旧忙碌,他只休息了两天时间,就又去西京参加科技部门牵头进行的核聚变论证会议。
这次的会议和上次不同,很多参与过实验研究的学者,都开始看到核聚变的论证。
他们认为核聚变项目‘最少能通过论证’。
比如,汪百川。
他没有和其他人说起‘见到的恐怖点火技术’,谈到核聚变论证却非常看好,“论证通过肯定没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有关升阶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包括钢铁、合金、超导材料,等等。”
“这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材料技术基础。”
“按照王院士的设计理论,有了材料技术基础支持,其他的问题就不大了……”
这个说法得到了认可。
国际上的核聚变研究,重点在于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当然也少不了材料方向的支持。
王浩给出的核聚变控制解决方案,则是弱化了螺旋磁场的设计,让磁场多出一个‘开口’,但对于材料技术的要求更高。
虽然材料技术要求高,但材料技术也在蓬勃发展。
升阶材料的研究如火如荼的进行,国内外已经有了多项震撼人心的成果过。
比如,航空材料院就研究出了一种高熔点、高韧性的镍铁合金材料,比原来的材料性能增加了30。
放在十年前,类似的成果会让国际震惊。
高熔点、高韧性的镍铁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的扇叶材料,就能支持制造更加高端的航空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