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龙八部之武帝全本 > 第251部分(第2页)

第251部分(第2页)

当然,值得赵孝锡如此结交的,自然是拥立宋朝有功的武勋世家。普通的武将,自然是得不到这种待遇。面对这种情况,那怕赵煦也不好多说什么。

如果赵孝锡给一个武将世家送礼,赵煦身为君主则可以打压他。可面对赵孝锡不具名,跟这位多对朝廷有拥立跟护卫之功的世家送礼,他又怎么敢打压呢?

他是帝王不错,可那些军中的将士跟将领,大多都出自这些武将世家。要是把这些武将世家,全部给打压下去,这朝廷的安全由谁来护卫呢?

总之,眼下朝廷当中,文官有一部分太后在位时的老臣,对赵孝锡可谓充满好感。当初高太后出世,赵孝锡的仁孝已然得到他们的认可。

加上高太后出世,他们这些老臣尽管失宠,下场却没想象的那般凄惨。这一切得自谁之利,这些文臣心中也有数。真正对赵孝锡忌惮的,反倒是赵煦提拔的新宠臣。

这种举动,自然是帝王所忌惮的。可在赵孝锡看来,这也是他必须做的。为的就是,将来赵煦出事,他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大宋的军权跟朝堂。

眼下又是一场大胜,无论对赵孝锡有好感还是有恶感的大臣。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往赵孝锡头上泼脏水。毕竟,这是替大宋开拓疆土呢!

等到散朝之后,几位已然退位,却享受上朝参政议政待遇的老将。突然走到可谓三朝老将的王师约身边,笑着道:“长驸马,今日去你家讨杯酒喝,可否?”

王师约面对这些老将的要求,也知道他们心里高兴,同时也明白。真正跟赵孝锡关系亲密的,也是他这位跟赵孝锡,还有一些裙带关系的姑父。

可不管如何,这种受人羡慕跟敬重的滋味很不错。加上如今他年事已大,连赵煦这个皇帝见到他。有时也要尊称一声‘姑父’,他只要按规矩行事,就不怕皇帝责怪。

另外他派到赵孝锡身边的孙子,如今也掌管一支五千精骑。此刻在与大辽的冲突当中,也屡次立功,已然是正四品的武将。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跟赵孝锡建立的关系,让王家又看到了希望。不管这两兄弟将来谁当家,在王师约看来,王家的地位都能一直保持。

望着这些老将,王师约也笑骂道:“你们这些老货,看来不喝干净老夫家里的英雄血,你们是不肯善罢干休了。算了算了,谁叫今天高兴呢!喝就喝吧!”

对于这些爱酒的老将,赵孝锡几乎每月都会给他们送去。只是数量上面,王师约无疑比他们多一些。这也成了,老将们每次喝酒,都喜欢跑到王家去的原因。

下朝的文官们,看着这些开怀大笑的老将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尽管朝廷重文轻武,可眼前这些老将,大多都是三朝老臣。真惹急了,挨上一顿打,他们都没地说理去!

做为新派文官们的首领,章惇下朝之时,也显得兴致有些不高。相比其它大臣脸上的喜色,他却能够从这份捷报中,看出赵孝锡身居琼州,依然整军备战的决心。

从他上折请旨,到兵发李朝,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赵孝锡就训练出,一支能够攻掠李朝的精锐部队。那怕是他,对赵孝锡的统兵练兵能力,要写上一个服字。

最令他敬佩的,还是这场战事,一应开支都是赵孝锡提供。这几个月,朝廷的军饷那怕延迟发送广南西路各府,都没象以前,看到海量催军饷的奏折。

从这种变化中,章惇就知道,这些广南西路各府的军政官员,怕是都心向赵孝锡。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没有朝廷一样能得到。这是真正值得警惕的事情啊!

第二卷 第一百零三章 艰难的抉择

对赵孝锡而言,按规矩向朝廷发出报捷战报,也算让大宋的百姓跟君臣,都知道他人在琼州,可一直在为大宋的江山社禝忙碌着。让百姓知道,大宋有他这样一个琼州王。

至于皇城里,那位堂弟跟他的心腹大臣们会怎么样,赵孝锡根本就不怎么理会。按步就班,完成心中的计划便行,其它的事情关心再多也没用。

不论是他还是赵煦,在事关大宋安危的事情上,两人都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只要赵孝锡一天没举反旗,赵煦就不敢把赵孝锡怎么着。

当新任臣相章惇,担心未来皇帝压制不住赵孝锡时。这位琼州王,已然带领两路大军,将升龙城给团团包围了起来。却一直没什么攻城的动作,就这样摆开阵势恐吓城中人。

对赵孝锡而言,仗打到这个份上,李朝君臣想必也明白,他此次开战要的是什么。什么割地赔款,赵孝锡都不加理会,他要的是整个李朝的疆土。

完成包围的第一时间,赵孝锡就让人给城里的李乾德下达了最后通谍。只给他一个选择,交出李朝的皇印,他便保证李家一门的安全,让其前往汴梁城居住。

未来改成安南路的李朝,跟他李家再无任何关系。李乾德也能以郡王的身份,入住到大宋皇城之中。从此,三代子孙不得离开汴梁城半步。

给其三天时间考虑。如果三天之后,李乾德不接受这个建议。赵孝锡便会发动进攻,到时城破之日。便是李家满门皆杀的下场。

除此之外,唯一指定必杀的,便是当年指挥熙宁之战,屠杀邕州十万军民的罪魁祸首。如今已然贵为李朝太尉的李常杰,这位已然白发苍苍的老将,则是必杀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