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布衣阁的调查,黎族人现在的生存状况,其实很不容易乐观。尤其是在新生儿的事情上,落后的医疗条件,让他们的新生儿死亡率非常高。
隐居大山之中,固然可以减少与山下人的冲突。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变成真正的土著民一样,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这样下去,自然不是赵孝锡希望看到的。
就在赵孝锡一行人,奔波了半天之后,终于来到琼山与汀迈交界的区域。望着前方变窄的道路,赵孝锡突然举手示意众人扼马停步。
做为赵孝锡身边的近卫,赵大等人自然意识到,前面搞不好有埋伏。立刻骑马上前,护卫在赵孝锡的身前,注视着前方那处狭窄的官道密林。
唯有赵孝锡笑着道:“无妨,不用太紧张,只是几个小蟊贼而已。既然他们不愿意现身,那我们就过去会会他们好了。说起来,我好久没碰到打劫的了!”
以前行走江湖时,这种拦路抢劫的山匪,赵孝锡自然没少碰到过。可他还是没想到,刚出琼山还没踏进汀迈境内,就碰到这种埋伏在道路两旁的打劫的山匪。
通过这一幕,也让赵孝锡明白,琼州的匪患问题,只怕大大超出他的预料。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想振兴琼州的民生治安,几乎是句空谈。
随着赵孝锡等人,慢骑来到路口时,果然看到一群衣着破烂的青壮。拿着不少自制的武器,将赵孝锡一行人给包围起来。
为首的一位中年人,显得有些底气不足的道:“不许动,打劫!把你们身上值钱的东西都留下,我们给你们一条活路!”
这语气跟表情,一看就不是什么惯犯。甚至赵孝锡等人,能够明显看到,包围他们的人当中。手中握的木枪,都在不停的颤抖,这情形有点诡异啊!
第二卷 第六十二章 抢钱与送钱
看着眼前这群衣衫褴褛的强盗,赵孝锡心里非但没有怒气,反倒觉得有些臊的慌。原因很简单,这些所谓的强盗,是他治下的黎民百姓的啊!
牧守一方,恩养百姓,本就是身为官员的责任。做为琼州的统治者,治下出现这样被逼上绝路的百姓,说他失职一点不过份。那怕赵孝锡,双腿昨天刚踏上琼州。
望着抽刀进行护卫的赵大等人,赵孝锡翻身下马道:“赵大,都把武器收起来。这些人,只怕不是什么惯匪,用不着这样紧张。没我命令,不许动手!”
听着赵孝锡的话,赵大等人很干脆利落的收刀,可眼神还是注视着,这些拿着简单武器的打劫者以防有什么意外。当然他们也能看出,这些人只怕不是什么惯匪。
或许是看到赵孝锡等人下马,将武器也收回去。那位有点冒汗的中年人,又道:“我知道,你们都是富贵人,只要给我们十两银子,我们就不伤害你们。”
从这话中能听出,他们这么多人在这里打劫,就会抢十两银子。而赵孝锡等人的战马,随便一匹也能卖出几百上千两银子。
看着这些显得很需要钱的强盗,赵孝锡上前道:“银子,我可以给你们,可我想知道,为何你们只要十两银子。还有,如果我没猜错,你们应该是附近的百姓吧?”
也许是感受到赵孝锡身上,有点富贵逼人的感觉。这位中年人,突然显得有些惧怕不敢吭声。反倒站在他身后,一个显得很冲动的年轻人开声了。
说道:“二叔,既然他说给钱,又说有钱。那就让他掏钱。跟他说这么多做什么?我们在这里守了半天,好不容易守到这群有钱人,赶紧让他们给钱才是正事。
如果我们回去晚了,妮子就要让那些人给带走了。要是你不想伤害这些人,那我们就杀回去,跟那狗官直接拼了。大不了。我们也上山为匪去!”
从这位年轻人的话里,赵孝锡听到一个令他皱眉的情况。狗官,抢人,这些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堪的事情。如果真是如此,那他说不定要开杀戒了!
想到这里,赵孝锡很快道:“赵大,取十两纹银来!”
赵大也没迟疑,很快从身上掏出两锭纹银。递到赵孝锡手上。这群打劫的百姓,看到这两锭银子,情绪都显得有些激动。要不是害怕,估计都直接过来抢了。
拿着两锭银子,赵孝锡才道:“这是十两纹银,我可以给你们。但有一点,我要跟你们一起去看看,这十两纹银。你们到底用来做什么。行吗?”
望着递过来的纹银,这位领头的中年人还没说话。那位年轻人直接伸手。将纹银取过来,笑着道:“二叔,看来还是你眼神好,知道这些人身上有钱。
这位贵人,你要是不怕那些狗官凶狠,那就跟我们过去看看。反正我们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拦路抢劫。二叔也是看你们骑马,肯定不差这些银子。
二叔,赶紧走吧!出晚了,怕是要出事。这位贵人,一看你就是面善的主。希望等下你能帮我们撑撑场子。要是能治治那些狗官,我们李家庄百姓都会感恩于你的!”
从这位年轻人的回答中,赵孝锡多少感觉出,对方怕是猜出他是有身份的人。而普通的乡下年轻人,能有这种见识跟胆量,想必也有其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