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龙八部之武帝全本 > 第107部分(第3页)

第107部分(第3页)

让五人女孩打头,赵孝锡三人就跟在后面。在前往小镜湖的路上,乔峰略显疑惑的道:“云弟,我看你那些部下,似乎带有官军的味道。你家到底是做什么的?”

清楚这身世怕是瞒不了的赵孝锡很快道:“其实我也一直在想,大哥你到底何时会问小弟这个问题。不过,我想说的是,不管小弟是何身份,都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兄弟情。

我的真名叫赵孝锡,赵云这个名字算是我的小名,我的真实身份是朝廷的巴蜀郡王。我父亲也是大宋的徐王,现在那位圣上算是我的堂弟。”

一听这话,乔峰尽管猜到赵孝锡的身份不简单,却也非常放心地交:“唉,看来我还真结交到皇亲国戚了。二弟是大理的世子,将来大理的皇帝,三弟也是个郡王爷。

不过,三弟你倒是多想了。用你的话,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认我这个大哥。那你就是我的三弟,并非什么大宋的郡王爷。

说起来,前次我在去大理的路上,听到各城百姓闹的沸沸扬扬。说朝廷出了个武郡王,杀的西夏人节节败退,打了一场少有的大胜仗。

现在看来,你前次消失几月,应该是带兵到兰州打仗去了吧?不过,象你这样逍遥的郡王爷,我乔峰还真是头次看到。”

对乔峰没流露出什么不满,赵孝锡心中稍稍放心一番后,才苦笑道:“没办法,生在这个皇族之家,我就必须承担起皇族子弟的使命。

其实若可以换种生活,我宁愿当个江湖的逍遥王,而非带兵征战沙场的郡王爷。只是国家不安宁,这世间又那能寻到逍遥之地呢?”

听到赵孝锡的感叹,乔峰也道:“虽然我现在知道,自己是契丹人。有时很困惑,我当初带人斩杀辽国人时,到底是对是错。现在听你这样一说,我将来也真的不知何去何从。”

对乔峰流露出的感叹,赵孝锡深思熟虑一番才道:“大哥,其实如若你姓萧,在大辽应该算是大姓。这意味着,你要认祖归宗的话,至少也是大辽的贵族。

不瞒大哥,宋辽之间势必有次大战,兄弟我到时肯定会领兵出征。别的不说,至少燕云十六州,我是必须收复回来的。

其实在了解到大哥的身世之后,我也曾困惑过。很担心,我们兄弟将来会不会刀兵相见。不过,我相信大哥心里,其实也不想看到两国起刀兵,百姓流离失所的样子。

以前有位姓金的前辈说过一句话,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们江湖之人,很多都抱着行侠仗义的抱负行走江湖。却不知,这已然是落了下程。

如若我是个普通江湖中人,也许我真的可以带着心爱的女人,过一番神仙逍遥的生活。不问世事,过那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可偏偏我是大宋的郡王爷。

摊上这个国姓跟身份,在国家危难之际,我就不可能坐视不理。真要那样,我只怕也成了那种不忠不孝之人。所以,我也只能在无事之时,来江湖逍遥一下了。”

这话虽算不上真心话,却也透露了不少赵孝锡想说的话。至于未来,乔峰到底会不会,跟他在沙场兵戎相见,那也是将来的事情。

至少赵孝锡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乔峰不希望看到两国发生大战,陷入情与义的纠结之中。原剧本才会做出自绝两军阵前,只希望两国能罢刀兵停战的愿望!

第二卷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吓瘫的师爷

小镜湖位于信阳城外三十里,是个小有名气的淡水湖泊。因水域接壤长江,此地的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依湖而建的渔民之家,在这里也随处可见。

相比这些渔民都把房子建在了依山傍水的地方,此行要寻找的阮星竹,却为了避免世俗打扰。单独住在小境湖上游,一个很少有人来往的山谷之中。

那地方不适合骑马过去,步行的话又太过遥远,最适合的办法就是租条渔船。因此,赶到这里面的赵孝锡等人,将骑行的骏马交给守候于此的武卫保管。

坐上武卫租好的两条渔船,一行人就在船夫的撑船下。开始沿着湖面如镜面般的小镜湖,一路前往赶往阮星竹居住的地方。那里人烟虽然不多,却也不时有渔船经过。

望着略显期待跟紧张的阿朱,站在她身边的乔峰,最近也稍稍胆子大了一些。握起她的一只手安慰道:“朱儿,别太紧张,云弟已经派人打听过,你娘今天应该在家。”

也许是感受到乔峰的安抚,阿朱稍稍放下紧张的心情,挤出一丝笑脸道:“多谢乔大哥,我现在好多了。只是想到娘亲这些年,一人居住在这种地方,我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是啊!她们两姐妹尽管从小被送走,生活也屡受坎坷。可不管怎么说,她们都放心地交到现在,长的也总算无病无灾。

可是这位母亲呢?

送走两个骨肉至亲,却不能进入心爱之人的家门。这种孤苦伶仃的样子,让阿朱偶尔想起来,都会觉得娘亲真的可怜至极。那还会有什么恨意呢?

正在两般并行往上游驶去时,后面看到两条大渔船突然加速往前面冲去。从船上那些人的穿着,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