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汉末大乱,贵霜国也并没有东征的想法,这次马超派人在贵霜国募集勇士,勾起了国王都林对月氏人故土河西走廊的怀念,才派五千军队协助马超抵抗汉国,这固然是一种月氏人的故土情节,但也暗藏着贵霜人对河西的野心。
五千贵霜骑兵是贵霜国王都林的直属军,是二十万贵霜军中的精锐之士,他们普遍身材高大,身穿双层紧身皮甲,系着白色的披风,腰挎贵霜利剑,手执锋利长矛,胯下是清一色的大宛骏马。
每个士兵还有一只矛囊,里面装有十支精钢打制的短矛,由于贵霜人没有马镫,在马上骑射十分困难,因此骑兵不配弓弩,而是用四尺长的精钢短矛,在距敌三十步用臂力投出,杀伤力也十分惊人。
汉军也是学习了贵霜人的这种精钢短矛,在部分骑兵中配备,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虽然贵霜骑兵只有五千人,战斗力却十分强大,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支精锐的骑兵,南宫靖才对救援姑藏充满了信心。
只要不遭遇汉军的重甲步兵,其余任何汉军队伍他都能一战击溃。
南宫靖率领五千贵霜骑兵一路疾奔,两天后,渐渐抵达了姑藏县,在距离县城还有十余里,他勒住了战马,命令士兵就地休息,又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消息。
姑臧县城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西面是白雪皑皑的姑臧山,也是祁连山的一部分,阳光照在被冰雪覆盖的山顶,璀璨夺目,闪烁着熠熠金光,姑藏山也被匈奴人称为‘圣山’。
就在士兵们在一条小河边休息之时,远处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南宫靖急忙站起身,只见他派出的斥候正疾奔而过,这一定是有了军情,他当即令道,“全部上马!”
五千贵霜骑兵纷纷翻身上马,南宫靖则催马迎了上去,高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启禀将军,我们发现了敌情,就是十里外。”
第二卷江夏 第998章 折戟姑臧
南宫靖派出的斥候在十里外发现一支万余人的汉军长矛步兵,这个消息令南宫颇为心动,汉人人数不多,正好让他的军队打第一战,击败汉军立威。
尽管马超让他等到主力到来,但南宫靖此时已经急不可耐,他当即率领五千骑兵向东南方向奔去。
片刻,他们奔至一处高地,发现了数里外的汉军,南宫靖立马在高地上搭手帘向汉军望去,汉军似乎也发现了他们,正缓缓后撤,但退到三里外便停住了,前方空出了一片草原,显然是想和他们一战。
南宫靖慢慢眯起了眼睛,汉军人数并不多,基本上都是步兵,估计他们是伏击援军,却被自己的斥候发现,这是他们的一次机会。
南宫靖非常自负,他手下五千精骑都是征战多年的老兵,战斗经验丰富,是贵霜帝国的精锐之军,上次在远征北天竺的战役中,他们也参战了,结果他们从侧翼一举击溃了五万天竺军。
正是对天竺军的屡屡大胜使这支军队对汉军有了一丝轻视,汉军或许装备不错,但他们不是游牧民族,在骑兵上并不强,也仅仅强于羌人军队,和贵霜军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准备作战!”
南宫靖一声高喝,五千贵霜军刷地提起了长矛,动作整齐划一,表现出了高超的军人素质。
“列队前进!”
‘呜——’低沉的号角声在草原上吹响,这是出击的命令。
贵霜军缓缓行军,五千骑兵分为五排,每排一千人,间距两丈,仿佛经过周密丈量过一样,他们每人配有十支短矛,每支短矛重约七斤,用精铁打制,靠臂力投掷远,三十步外距离刺穿敌人,这是贵霜军对付安息重甲骑兵的最锐利的武器。
骑兵开始变成了小跑,一手执盾,一手举矛,依然队列整齐,手中的尖利短矛在阳光下熠熠闪烁着寒光。
贵霜军遭遇的这支汉军是大将张任率领的左翼长矛步兵,张任军队部署在姑藏县的北门,听到有援军到来,他主动请缨拦截。
张任率领的这支军队最早是刘璋的益州军,士兵大多来自巴蜀,已跟随刘璟长年出征作战,也同样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尤其他们参加过汉中之战和陇西之战,对付骑兵也有一定的经验。
汉军配备着角弩,有效杀伤射程有百步之远,唯一的缺点就是上弦慢,在百步内最多只能发射两次,为了弥补这个弱点,每名汉军又配有弓箭一副,适合短距离射击,其次便是刀、矛和盾,装备齐全。(百度搜索给力更新最快最稳定)
但这一次他们没有携带弓箭,带太多装备会让他们行军不便,但他们却带了汉军最强大的秘密武器。
尽管这是张任第一次和贵霜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