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向自己五百部属一招手道:“大家跟我走!”
他率领五百军队在向导的引领下继续向东而去,黄忠见他们渐渐走远,立刻下令道:“就地驻营休息!”
。。。。。。。。
夜幕降临,月亮上来了,清朗的月光照耀在远方山陵之上,将山陵抹上一层淡淡的银色,湖面也是月光清澄,远远望去,俨如一块巨大的夜光碧玉在莹莹闪亮。
尽管月色美得令人窒息,赵云却无暇欣赏这绝美的山月湖光,他不断催促士兵加快速度赶路,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他完全能理解黄忠的担忧,一旦错过补给,粮食断绝,那对军队意味着什么?
二十几里的路程并不远,半个时辰后,赵云便远远看见了松泽镇,一处百户渔民的聚居之地。
但就在这时,赵云忽然勒住战马,用长枪指着数十步外的一片树林大喝:“是什么人!”
士兵们顿时紧张起来,刷地半蹲在地上,手执盾牌遮挡住身体,目光紧紧盯着黑黝黝的树林,这时,树林内奔出数人,为首之**喊道:“赵将军,我们是江夏军斥候!”
待来人跑近,果然穿着江夏军盔甲,虽然他们认识赵云,赵云却不识他们,他依然保持着警惕,长枪一指来人,回头令道:“搜查他们!”
早有士兵冲了上去,将几名斥候仔细搜查,回来向赵云禀报,“启禀将军,他们都有军牌,是我们的人。”
“带他们上来!”
士兵将几名斥候带上来,为首一名什长单膝跪下道:“启禀赵将军,我们是娄发将军部下,娄发将军奉州牧之令给赵将军送补给,我们在四处寻找军队。”
终于听到了补给船的消息,赵云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问道:“船队现在何处?”
“回禀将军,船队在松泽镇东面的一片水湾内。”
赵云立刻令道:“带我去见娄发将军!”
队伍继续前进,速度却放慢了下来,赵云看了一眼这名斥候什长,见他长得颇为高壮,便问道:“你怎么会认识我?”
什长挠挠头道:“卑职曾是一名黄巾军,在汝南跟随过赵将军,后来遭曹军俘虏,又被卖为奴隶,最后辗转逃到江夏从军,至今已有四年。”
赵云听他居然跟随过自己,心中有一点触动,又问他道:“你叫什么名字?”
“卑职名叫陈忠!”
赵云点点头,“既然你曾是我的部下,我去给娄发说说,你以后还是跟着我。”
什长大喜,“卑职愿跟随将军!”
说到这,什长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道:“有一事要向将军禀报,我们本来是在湖面上,但昨天抓住了一艘江东哨船,好像有什么情况,娄将军有点紧张,命船队驶入了比较隐蔽的湖湾,具体什么事卑职不知。”
赵云眉头一皱,这是何故?难道江东军要从水上过来吗?
第429章 乱中寻机
江夏军的补给船队一共有一百二十艘,主要以五百石的货船为主,也有几十艘千石战船,运送的补给粮食可支持黄忠军队一个月,还有大量的兵器箭矢以及帐篷等物资。
这是因为黄忠军队为轻兵行军,军队所需的辎重粮草便由战船运送提供,这是一种分道行军、然后汇合的进兵方式。
这其中蕴含的风险很大,一旦船队被江东军拦截,不但后勤补给失败,还会威胁到黄忠军队的生存。
但江夏军凭借对长江水文地理的熟悉,沿长江北岸夜行,成功地避开了江东军巡哨,最终抵达了松泽湖。
这支补给船队除了运送大量粮食等物资外,护卫军队只有一千人,主将为大将娄发,娄发当年也是甘宁的左膀右臂之一,在江夏军中是仅次于沈弥的水战大将,现任水军别部司马。
他是昨天率船队抵达松泽镇,按计划是应该停泊在松泽镇的湖面上,便于黄忠军队找到,但他们意外地抓到一艘江东军哨船,得到一些消息,使娄发紧张起来,命令船队隐藏到镇东的一座湖湾之中,也就在这时,赵云终于率领军队找到了补给船队。
天渐渐亮了,黄忠的军队也赶到镇东和赵云汇合,娄发已在岸上等候多时,见黄忠率领大军到来,他立刻上前单膝跪下施礼:“末将娄发参见黄老将军!”
黄忠翻身下马,扶起娄发笑道:“娄将军不必多礼,娄将军的及时到来,这才是为战胜江东军立下大功。”
停一下,黄忠又问道:“听子龙说,娄将军发现了情况,我很感兴趣,能否详细说一说?”
“黄将军请上船,卑职会详细汇报!”
黄忠跟着娄发向大船走去,他只见水面上停泊着百艘货船,满载着粮食军械等各种物资,心中不由感概,如果这些船只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