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时,赤壁之战已经结束,北方强敌曹操退缩回中原,这便使多年前未决的一件公案又重新浮出水面,时隔六年,刘璟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蕲春郡。
而这一次,他不再犹豫,直接下令军队大举进攻蕲春郡,将陆地战场推到江东一侧,两万江夏大军在蕲春县登陆,这两万人是刘璟从赤壁大战中的十余万曹军战俘中挑选出的精锐,一共三万人,交予老将黄忠训练并统帅。
黄忠凭借他卓越的统帅能力,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这支军队变成了江夏军的精锐之军,当然,这支军队屯长以上军官都是由江夏军的将士担任,这是牢牢掌控这支军队的必要条件。
蕲春县城外,一队队士兵从大船中走下,迅速在码头上集结列队,两万军队随即向东进军,而另外三千江夏军则奔赴四面八方,占据蕲春郡的各个县城。
刘璟并没有完全采纳贾诩的方案,贾诩是建议将蕲春郡民众全部赶到江夏,使蕲春郡成为一座空郡,但刘璟考虑到江夏的负担,便放弃了这个方案,转而变成占领蕲春,由向朗出任蕲春郡都尉,兼管政务。
下午时分,刘璟的坐船缓缓在蕲春县码头上靠岸,刘璟站在船头,冷冷地注视着远方的县城,就在去年,在这座县城内,他和孙权进行最后的结盟谈判,还不到一年,他们的盟约在利益面前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为利益之争而撕得粉碎。
这让刘璟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政治,没有什么情谊,永远只有彼此的利益。
这时,贾诩在一旁笑道:“估计孙权怎么也想不到州牧的决心,战争未开打,便先丢了蕲春。”
“可他也没有吃亏!”
刘璟冷笑一声道:“不是吗?他占领了我的柴桑,他就需要为此付出代价,蕲春只是第一步,然后是九江郡,这一次不把孙权彻底打趴下,我绝不会放过他。”
贾诩沉思片刻又问:“州牧为何不先夺回柴桑?”
刘璟微微叹息道:“柴桑是我的起兵之地,我对柴桑的防御下了很大功夫,只需要五千人就能防住四万人的进攻,虽然我能夺回柴桑,但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我可不希望为魏延的愚蠢而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只要能击败江东军的主力,大势之下,江东军就不得不放弃柴桑。”
贾诩点点头又道:“州牧考虑过曹军的背后威胁吗?”
“我当然考虑过!”
刘璟笑了起来,“襄阳有文聘镇守,我不担心曹军有什么动作,曹军很可能会在安陆这边施压,但他们没有战船,无法对我构成真正的威胁,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江东军战船北上帮助曹军渡江,这将是我的重点防范之处。”
贾诩捋须沉思片刻道:“州牧考虑得很周全,不过我估计曹丞相不会真的出兵助孙权,但他会从另一方面资助江东军,比如他会给江东军一批火油,我们不可大意了。”
一句话提醒了刘璟,曹操确实很有可能向江东军提供火油,他真的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就在这时,桅杆上有眺望士兵大喊:“州牧,江面上有船队来了!”
刘璟快步走到船尾,远处果然出现了一片小黑点,刘璟凝视片刻,他笑了起来,“我想这应该是沈弥满载而归!”
第421章 暗度陈仓
在武昌县城南紧靠漕河处有一条小巷,叫做寻阳巷,巷子里有五六户人家,大都是租住在这里的商人,小巷颇宽,可以行使马车,平时车来人往,使这条小巷十分热闹。
夜幕初降,一名商人模样的男子骑着毛驴匆匆进了小巷,他一直来到最里面的大门前,翻身从驴背上跳下,上前拍了拍门。
大门上开了一个探视孔,露出一张苍白的脸庞,他看了看敲门的男子,立刻将门开了一半,急忙道:“快进来,头儿正等着你呢!”
男子牵驴进了大门,将缰绳扔给开门人,直接向后院走去,来到后院一间屋前敲了敲门,“首领,卑职有事禀报!”
“进来!”屋里传来期待的声音。
男子推门进了屋子,房间里灯火明亮,一名中年男子正忙碌地坐在案前写着什么,他回头看了报信人一眼,笑道:“一定带来重要情报吧!”
这座小院正是江东设在武昌的情报据点,已有十几年,荆州从来就是江东的宿敌,从孙坚时代起,江东便在荆州设点打探情报,情报点一共设有两处,一处在襄阳,也就是襄阳城外的望江酒馆,另一处则设在武昌县。
负责江夏郡的情报首领正是这位身材矮胖的中年男子,他名叫姜谊,东吴人,以经商为掩护,在江夏已经呆了近二十年,最早是探听刘表的消息,现在则是打探刘璟的情报。
这段时间,整个荆州发生了很多事情,使姜谊十分忙碌,他将所有的手下都派出去打探消息,得到消息后,通过鸽信送去江东。
不过武昌县严禁私人养鸽子,他们的信鸽则养在樊口镇,每隔两天便要去一趟樊口放信鸽。
男子上前向姜谊行一礼道:“刚刚得到消息,彭泽水寨被刘璟派五千军队摧毁,今天战船从彭泽回来了,听说黄柄也被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