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有必要和庞统交一交底了。
“贤侄认为曹操最看重的敌人是何人?”
庞统沉思片刻道:“曹操煮酒论英雄,称天下英雄唯他和皇叔,我想,曹操生平最看重者的敌人应该就是刘皇书了。”
“那刘景升父子呢?”庞季又笑问道。
“刘景升乃守户之犬也,琦琮更是豚犬耳!”
庞季微微一笑,“也正是曹操轻视刘表父子,所以蔡瑁以堂堂军师之尊献荆州投降,只得一从事中郎将,爵不过亭侯,张允、邓义、李圭等人更是出任微末之爵,官还不知任何职?蒯越和韩嵩是另有人情,和荆州无关,贤侄认为当时你我投降曹操,可得太守否?”
庞统摇摇头,“叔父若投曹操,关内侯或许可以得,但封太守可能性不大,至于侄儿,恐怕连县吏也当不上。”
庞季又笑道:“那如果我是以刘备重臣投降曹操,而贤侄以刘备副军师之职投降曹操,可得曹公重用否?”
庞统恍然大悟,原来叔父也亲曹派,只是他不愿意以刘表臣子的身份投降曹操,而是想以刘备重臣的身份投降曹操,以曹操对刘备的重视,叔父必然会得重用。
只是这样。。。。。庞统并认可叔父的为官理念,功利心太强,说白了就是政客,他苦笑一声,没有接过叔父的话题。
庞季瞅了他半晌,见侄儿不想深谈,知道他入官场太浅,还有点少年人的义气用事,还需要再磨练几年,等棱角磨平了再说。
他便不再多说什么,只淡淡道:“如果贤侄一定想取代孔明,那不妨和王家深交,这次王威之死,我想王家也不会轻易放过孔明。”
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
房陵郡位于襄阳以西,因史记中记载‘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而得名,郡中武当等山脉山势起伏高绝,山谷纵横,溪河众多。
房陵郡地势虽广,人口却不多,全郡只辖房县和武当两县,房陵县再往西便是上庸郡,上庸郡也位于汉水以南,两郡以堵水为界。
在上庸县的堵水对岸修建有一座军城,名叫庸南城,地势险要,是一座坚固的险城,驻有曹军一千人,可从这里直接渡过堵水去对岸的上庸县。
曹仁和徐晃便是从庸南城渡过了堵水,进入上庸郡,就在曹军渡河的次日,江夏军约一万五千人便赶到了庸南城。
庸南城已是一座空城,城头上升起了江夏军的赤旗,而对岸的上庸城头依然飘扬着曹军的大旗。
刘璟站在庸南城之上,目光阴沉地注视西岸的上庸城,上庸城修建在险要之处,城池高大坚固,易守难攻,而且屯粮极多,可供三万大军驻兵一年。
这次刘璟判断失误,原以为曹军会从较近的武当县渡汉水北上,返回樊城,他早已派一百艘战船沿汉水西进,控制汉水江面,封锁了曹军的北上之路。
却没料到曹军声东击西,派三千人扮作主力赶去武当,而主力却疾速撤去上庸郡。
这便使刘璟将曹军围困在房陵郡的计划落空,当他得到情报再赶来庸南城时,最终还是晚了一步,让曹军渡堵水得逞,这使得刘璟暗暗恼怒不已。
这时,贾诩走上前笑道:“州牧不必恼火,这必然是程昱之谋,他建议曹仁西撤,岂能不知江夏水军之利,所以曹军只能撤往上庸,不会渡汉水北上,再说,曹军和我军兵力相当,若曹军走投无路,背水一战,我们就算战胜对方也是惨胜,能兵不血刃夺取房陵郡已是很大的战果。”
刘璟默默点头,贾诩指着上庸城又笑道:“上庸是西进汉中的必经之路,如果能夺取上庸城,便可作为西进汉中的后勤重地,不过现在还不是进军汉中的时机,须稳定住荆州之后,才可考虑西进汉中,不过可以考虑先夺取上庸城,先做战备。”
刘璟眉头微微一皱,“先生的意思是说,现在攻打上庸?”
“当然不是现在!”
贾诩笑了起来,“现在上庸城内有两万曹军,怎么攻城?须等曹军北撤后,那时才可攻打上庸。”
刘璟也是这个意思,现在不是攻打上庸的时候,他点点头,“既然这样,我们可在庸南城驻军,然后撤回襄阳吧!”
“州牧考虑好襄阳的地位了吗?”这是贾诩最关心之事,他一心劝刘璟将州治迁到襄阳。
刘璟笑了笑道:“暂时不做考虑,等击败曹军后,再将州治正式迁到襄阳。”
贾诩心中松了口气,他知道刘璟是为了稳定军心和民心,不过这样也不错,布局更加从容不迫,但上庸怎么办?
刘璟仿佛知道他的心思,立刻又补充道:“争取明年春天拿下上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