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花开春来到的下一句 > 第537章 答谢(第2页)

第537章 答谢(第2页)

不堪其扰之下,刘正茂在一天晚上正式向医院提出了出院申请。其实,接连不断的探视人群同样让医院感到困扰,需要额外安排人员维持秩序和接待。现在刘正茂主动提出出院,医院自然是求之不得,很快便批准了。

得到出院许可后,刘正茂当即决定,当晚就由母亲华潇春和姐姐刘阳云陪同,悄悄离开医院返回家中。病房里堆积如山的各种慰问品,则安排姐姐第二天早上去医院办理结算手续时,顺便让许丙其和金诚开卡车去拉回来。他终于可以回到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继续完成他那至关重要的“记忆工程”了。

回到熟悉的家中,环境比医院里宽松、自在多了。刘正茂终于可以安下心来,集中精力将脑海中那些不断涌现的、属于“前世”的记忆碎片,抓紧时间落实到纸上。他深知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必须趁记忆还清晰时尽快记录下来。

弟弟回家休养,有父母在身边照顾,刘阳云便提前结束了休假,返回江麓厂上班。她本身也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商店的工作千头万绪,离不开她。

这次刘正茂受伤住院,刘德秀、赵明慧等关系亲近的朋友都送了重礼表示心意。华潇春是个讲究人情往来的人,她决定在家里办几桌酒席,答谢这些亲朋好友,特别是住在附近的街坊邻居们。

在刘正茂回家休养的头几天,华潇春安排丈夫刘圭仁在家照顾儿子,她自己则叫上金诚,两人起早贪黑,四处排队采购办酒席需要的各种食材。那时候物资供应还不充裕,很多好东西需要凭票证购买,或者去特定的地方才能买到。华潇春这次是下了血本,准备办三到四桌像样的酒席,菜肴都挑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来准备。

由于十二铺街108号的老房子面积狭小,摆不下几桌酒席,华潇春决定把宴席地点放在阴家村那栋新买的房子里。那里不仅房子宽敞,院子也大,摆上十桌八桌都不成问题。而且那里位置相对僻静,不那么显眼,不容易惹人闲话,正好符合华潇春不想太过张扬的心思。

回家休养的第三天,发生了一件让华潇春颇感意外的事。居委会主任兰菊黄,竟然陪着街道办事处的主任,亲自上门来慰问刘正茂了!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过去,只有华潇春偷偷给他们送礼、说好话,求他们不要刻意刁难自己家。现在倒好,这些平日里最难缠的“小鬼”,居然主动提着慰问品上门了!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华潇春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点受宠若惊。

华潇春心里明白,这肯定是省里领导探望刘正茂的消息传开了。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领导们得到消息可能晚了一些,但一旦弄清楚是自己辖区内的居民受到了省领导的青睐,他们立刻意识到这家人“今时不同往日”了。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天,但他们还是愿意上门来“结个善缘”,表明一种态度。从这件事上,华潇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家在基层干部心目中的分量开始变得不一样了。这意味着,家里人以后或许不用再过那种提心吊胆、看人眼色的日子了,这让她心里踏实了不少。

经过几天的紧张筹备,鸡鸭鱼肉、时蔬干货等各种食材终于准备齐全。华潇春请鹿青帮忙,去邀请那些曾经来医院探望过刘正茂的朋友及其家人前来聚餐。只有住在巷子口的耿丽萍家,是华潇春亲自登门去请的。耿丽萍的父亲耿琦卫非常客气,但也带着歉意婉拒了全家出席的邀请,理由是他们家是“大右派”家属,身份敏感,不方便公开参加这么多人聚集的活动,以免给主人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只让耿丽萍作为代表参加。对于耿家的顾虑,华潇春早有心理准备,表示完全理解。从耿家出来后,华潇春又特地回家拿了一罐麦乳精、一些鸡蛋和几包点心,作为回礼送到了耿家,这份细心和尊重让耿家很是感动。

答谢宴定在四月十八号,星期天,分中午和晚上两餐。到了周五,鹿青反馈说,根据初步统计,来的人可能比预想的要多,最少也得准备六桌。华潇春爽快地回答:“没问题!人多热闹,食材不够我再想办法添!”

星期六一整天,刘圭仁带着鹿青、金诚,在街坊邻居间四处借圆桌和椅子,然后让许丙其用卡车一趟趟地拉到阴家村的房子里集中摆放。为了提前准备复杂的餐食,华潇春还邀请了刘德秀的妈妈、赵明慧的妈妈、肖长民的妈妈以及鹿青的妈妈,几位能干的中年妇女提前一天过来帮忙,进行初步的洗、切、腌等准备工作。

到了星期天早上,帮忙的队伍更加壮大。鹿青、洪胜、金诚、华孝义、鹿佬三、牛大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加入了进来。鹿佬三经验丰富,担任主厨,牛大和刘德秀给他打下手。院子里架起了两个临时砌的柴火灶,火苗蹿得老高,大铁锅里的水哗哗地开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准备大干一场。

华潇春自己不识字,她口述菜单,让头上还缠着纱布的刘正茂帮忙写下来。菜单相当丰盛,总共十四道菜,四个凉菜,十个热菜,主打大鱼大肉,分量十足,务求让客人们吃得满意。星期天一大早,帮忙的师傅们就按照菜单开始紧张地备菜。

上午十点左右,客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到来。最先到的是牛炼钢一家,然后是杨秋的父母,接着是洪胜的姐姐洪广英,袁俊的父母,老曾,华林和张战东是一起来的。吴泽林、甘桂军、江学成、上官义、毛奇这些干部,都带着孩子来了,显得很随和。反而是沈安如、陈芳两位女干部没有带孩子。米高和冯福因为路途遥远,快到开席时才赶到。

华潇春把提前准备好的点心、瓜子、糖果、水果等都摆了出来,供先到的客人们喝茶聊天。刘正茂虽然头上还缠着纱布,但精神不错,也忙着招呼客人。院子里用帆布盖着的那辆小轿车引起了吴泽林的极大兴趣,他围着车子转了好几圈,非要开出去兜兜风不可。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刘正茂让许丙其把车开到外面的大路上,带着吴泽林和一群好奇的孩子去体验了一下。

等吴泽林带着孩子们去玩车后,毛奇拉着刘正茂坐下聊天,话题扯到了工作:“小刘啊,说起来,你之前介绍到我们厂的空十九厂那个老陈,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一旁的江学成听了,有些不解:“转到你们那么大厂,还能当上实职干部,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毛奇摇摇头,苦笑着解释:“江厂长,您有所不知。他那个实职干部当得可真是受罪!每天被厂里几千号待业家属围得水泄不通,缠得他一点脾气都没有。我们厂子弟多,就业岗位少,厂里没能力全部解决,就把这个最头疼的包袱甩给他们几个人去应付,天天都是扯皮拉筋的事。”

陈芳插话道:“毛处长,你们厂规模这么大,可以想办法多招一些自己的家属嘛。”

上官义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揶揄道:“陈老师啊,您这可就有点脱离实际了。几千号家属,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岗位需求又多种多样,江麓厂就算再大,也不可能全部消化得了啊。这可是个大难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