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樟木大队的经济策划者,从短期布局来看,重点必然会放在进口品种上,但也会为长远发展预留空间,适当饲养国产优质品种,为适应未来市场做好准备。
大队名义上让刘正茂负责牵头屠宰事宜,具体工作实则由妇女主任武齐悦操办。
在刘正茂外出办事的这几日,武齐悦依照刘正茂的安排,从临近的几个大队召集了十位屠宰高手,并从樟木大队挑选出近百位老少社员,依据生猪屠宰后的处理流程,简单地划分成流水线工作模式。
当刘正茂抵达大队养殖场时,武齐悦正在组织人员进行屠宰前最后的叮嘱与排练。见到刘正茂到来,武齐悦热情地邀请道:“副大队长,你可算回来了,屠宰的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妥当,请你检查。”
“谈不上检查,说实话,我也是头一回参与如此大规模的屠宰工作,大家共同探讨,尽量完善屠宰工作的流程,为日后积累经验。武齐悦主任的能力有目共睹,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刘正茂谦逊地说道。
武齐悦受到表扬,心里畅快,开启了商业互捧模式:“若没有你副大队长的指示,我也不知该从何入手。趁大家都在,你再给大伙明确一下细节吧。”
“好,应武主任的要求,就讲讲我对于此次集中屠宰的个人想法。大家都清楚,本次屠宰是应军工江麓厂的要求进行的,由于某些缘故,对方只接收屠宰好的白条猪肉,剩下的下水和内脏留在大队,由我们自行处理。”
“江麓厂此次需要一千头肉猪,将会给大队留下大量的下水和内脏。为确保大队的经济收入,妥善处理这些东西成为盈利的关键,所以屠宰后对于下水和内脏的利用,成为了本次屠宰的重中之重。”
“武齐悦主任召集大家前来,就是为了处理后续事宜。经大队支部研究决定,今年对猪下水和内脏进行深度加工,增加附加经济价值。这项试验能否成功,就落在在场各位社员知青的肩上,请问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由于刘正茂说得突然,大部分人尚未反应过来。
现场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回应。
刘正茂再次提高音量问道:“有没有信心?”
这次回应的人多了一些:“有!”
刘正茂仍不满意,再次提高声音问道:“有没有信心?”
在场所有人齐声回答:“有!有!有!”
刘正茂满意地点点头,问道:“武主任,还有什么事吗?”
武齐悦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表示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刘正茂说道:“好!明天早上,六点半集合进行准备,7
点准时开始屠宰。”
社员们纷纷散去,养殖场屠宰现场只剩下刘正茂、武齐悦、吴喜闻、金老仕四人。
“老吴,这批肉猪出栏后,明年大队在养殖规划上,准备将生猪养殖规模扩充到四千头,肉鸡不少于五千只,另外还要引入肉牛和羊的项目。请问你有哪些困难需要大队支援?”刘正茂问道。
“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大队为我提供充足的人手,饲料厂的产能能够满足养殖场扩张的速度,刘昌明的建筑队能建造足够的养殖棚,最后就是养殖粪便如何处理?”吴喜闻早就想向大队反映这四个问题,尤其是粪便的事,让他头疼不已。
大队春季时因缺乏肥料,还需向江麓厂求助。自从养殖场投入使用后,产生的肥料数量巨大,樟木大队根本用不完,堆积在养殖场附近,成了吴喜闻的一块心病。
“吴主任,今晚的队务会上,你把刚才提到的四点,在会上提出来,大家一同想办法解决。”刘正茂心中虽有想法,但他要给其他人留出表现的机会。
下午的时间较为充裕,古大仲和洪胜拉了两趟货。刘正茂让刘子光为洪胜准备了晚饭,可洪胜卸完第二车后,仅与古大仲打了个招呼,说明天早上他直接开车去货场,随后便开车回城了。
拉水泥让洪胜满身满脸都是水泥灰,他实在受不了,赶着回家洗澡。
开放日这天,序伢子无法做饭,晚饭由冯婷和刘子光操持,有萝卜丁、煮冬瓜、清炒包菜。晚稻米煮的饭香气扑鼻。
粮山公社下属大队全都开始放开生猪养殖后,用青饲料到樟木大队饲料厂来换取发酵饲料的社员众多,樟木饲料厂为了提高产量,所有工作人员都得加班加点地工作。
老王作为饲料厂的一员,主动自觉地加班,刘正茂想与他聊聊,老王却抽不出时间接待。回到家中,匆匆扒了几口饭后,又赶回饲料厂做事。
吃完饭后,刘正茂主动要求洗碗,却被冯婷拦住,刘子光则在收拾完碗筷后主动打扫地面。
大队部晚上要开会,这三人都身负职务,正好结伴同行。
前往大队部的路上,刘子光问道:“茂哥,我明天去找其他单位联系,讨要建筑材料时,如果还有其他东西,我能否拿回来?”
“只要你能要到,都拉回大队,至于是否适用,日后再说。最好是能搞到微型发电机、各种机床,或者工农业工具之类的都可以。”
冯婷惊讶地问道:“要机床做什么?别的单位也不会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