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回到沪市的时候,整整耗费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一到沪市,他便马不停蹄地直奔宁思浔家中。
原来,宁思浔在信中提到过,陈顺帮忙找到了一处要出售的房子,而刘正茂想着趁这两天有空,把买房的事儿给敲定下来。
“我带你去找陈叔,房子的事,他更清楚。”宁思浔热情地说道。
陈顺带着刘正茂在杨浦区找到了那个要卖房的老头。这房主家子女众多,此次卖房是为了让下放的小儿子回沪市,还得给大儿子操办婚事,手头紧,所以不得不卖一栋房子。这栋房子每层有五间房,可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破旧不堪,一共两层。老头子狮子大开口,要价
1500
元。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价格可算是相当高了,以至于一直无人问津。
陈顺带着刘正茂里里外外仔细瞧了个遍,刘正茂又围着房子转了一圈。
回来后,刘正茂对房东说道:“老同志,您这房子面积不算大,买下来后修缮的费用可少不了,关键是连个厕所都没有,离自来水龙头也远,生活实在不方便,您这报价太高啦。”
老头一听,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说道:“小同志,你不了解沪市的情况,大部分家庭都没厕所,每个弄堂都有公共厕所和自来水龙头,大家不都这么过日子,咋就你不行?”
“老人家,我讲的可都是大实话,买到手后,花个几百块修缮,这您得承认吧?这样吧,1200
块,咱们就成交。”刘正茂不卑不亢地还价。
这房子位于市内区,离五角场恒久招待所不远,外面还有一块能停一辆货车的空坪。即便要价
1500
块,刘正茂心里也盘算着买下来当作驻沪办事处。
“少
300
块?你把我当傻子呢,不卖!”房主老头想都没想,一口回绝了刘正茂的还价。
买房这事儿也不急在一时,刘正茂便没再多说,和陈顺、宁思浔一起回到了恒久招待所。
“刘领导,那栋房子面积和位置都不错,虽说要修缮,可您要是买下来,我找人去修,真花不了几个钱。”陈顺私下跟刘正茂说道,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刘正茂笑了笑,说道:“老陈,叫刘领导,听着太生分,你就叫小刘也好,叫刘知青也行。要是那老头不同意降价,你就按
1500
块买下来。但我没有沪市户口,先过户到宁思浔户头。”刘正茂心里也清楚,这样处理实属无奈,现在的政策就是,没有本地户口,不准在本地买房。
过户到宁思浔户口,虽说有风险,但刘正茂打心眼里相信宁思浔的为人,觉得他不会贪图自己这套房子。
“那行,我就用应付给你的货款买,后面的修缮费用,我会列表给你核对。”陈顺心里暗自高兴,刘正茂用宁思浔的名义买房,这意味着大家的利益紧紧绑在了一起。
“这些事还要麻烦你来操办,我会让肖长民再多给你铺些货,尽量让你这不发生断货的事。对了,买下房子后,尽量砌一间厕所和澡堂,再砌个大点的蓄水池,床和卧具都配齐全,我主要是把这里当联络处用。”刘正茂有条不紊地交代着。
陈顺这几天又是替刘正茂跑腿,又是帮忙撑场面做东道主,为的就是能让刘正茂多铺货。毕竟现在是卖方市场,手里有货就能赚钱。如今刘正茂已经松口答应多铺货,陈顺自然更加上心,尽心尽力地帮刘正茂处理好沪市联络处的事宜。
沈阳黎明厂和南阳红日厂运送货物的车辆,在同一天的上下午先后抵达樟木。给樟木大队送来了急需的大豆和小麦。
郭明雄考虑到司机们长途开车太过辛苦,不仅安排他们在厂区宿舍休息,还让厨房精心准备了餐食。
古大仲则组织大队的劳力们卸货,把大豆和小麦整整齐齐地卸到厂区的大库房里。
有了这些原材料,厂区的豆制品和面条就能多维持一段时间。这两样产品在市场上那可是抢手货,生产多少就能销售多少,甚至很多人还找关系想预定,多买点。
两家军工厂的司机在樟木大队休息了一晚,马会计用现金结清货款后,又给了司机们一个沪市的地址和电话。
让这两单位的司机赶紧去沪市找刘正茂办理自行车提货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