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商标和说明书。”刘正茂头也没抬,手上的动作不停,嘴里简短地回答着。
不一会儿,蜡纸刻好了。刘正茂紧接着又打开新买的油印机,仔细地调试着油墨的浓度,调试好后,他试着印了几张出来。
只见纸上印着极其简陋的内容,左上角醒目地写着
“大海牌”
三个字,纸的中间位置,“干海鲜礼盒”
几个大字格外显眼。
纸的下半部分,用小字写着:“使用说明,用冷水泡发后,可以煮汤、煎炒,此品富含海鲜特有风味,是馈赠之佳品。”
纸张的最下方印着
“常温保质期为半年,本礼盒装盒日期
----
年
--
月
--
日”。上面并没有后世商品所要求的生产厂家和合格证等标识。
刘正茂心里明白,这时候的人们见识相对有限,便故意省略了很多要素。
这时,老曾和刘德秀也来到了仓库。他们和赵明慧各自拿起一张印好的纸,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内容。
赵明慧一看纸上的内容,立马就猜到刘正茂要推出新的品类了,她疑惑地问道:“正茂,你这是准备装海鲜礼盒呀?可是仓库里现在没有海鲜存货呀。”
“慧姐就是聪明!这眼瞅着快过春节了,有朋友想用海鲜送礼,就拜托我帮忙做点礼盒。干海鲜最迟
25
号就能到。”刘正茂赶忙向赵明慧解释缘由。
“那这个得印多少张啊?”赵明慧又问。
“先印六千张吧。慧姐,你帮忙去请两个临时工来做这事。对了,慧姐,我们现在只有白纸,你想想办法,用红纸印几张出来,我觉得做礼盒用红标签可能会更合适。”
“那临时工的工钱怎么算呢?”赵明慧继续追问。
“你就按照市场价钱给吧,我也不太清楚具体行情。”刘正茂回答道。
一旁的刘德秀赶忙说道:“正茂,我反正在家也没什么事干,你教教我怎么用这机器,我来印,不要工钱。”
刘德秀之所以这么说,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思。这几天牛大跟着老曾学习装配自行车,这让老曾和刘德秀心里十分纠结。他们满心担忧,生怕牛大日后会分走老曾的装配份额,从而影响自家收入。所以,刘德秀便想着讨好刘正茂,希望能保住老曾这份稳定的收入来源。
“刘姨,你要是真想做这件事,当然没问题,工钱我肯定照给。”刘正茂秉持着一视同仁的态度,认真地说道。
“印这个看起来也不难,我娘也能做,就让我娘和刘姨来印吧,这样就不用花钱请临时工了。”赵明慧见状,又试探着问道。
“可以呀,你安排就行。但我只有一个要求,印出来的东西必须清晰干净。工钱该给还是得照给,这是规矩。”刘正茂坚持自己的原则,丝毫没有动摇。
“好嘞,我就按你说的办。”赵明慧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安排好了印标签的事情,刘正茂接着说道:“慧姐,杨秋前天和我一起回城了。你想办法通知他,从明天起,他跟着牛炼钢那台车跑,工资待遇就按牛炼钢的标准算。”
“这么说,他从后天就算正式上班啦?”听到这个消息,赵明慧打心底里为杨秋感到高兴,毕竟这意味着杨秋终于有了一份安稳的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