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潇春指着其中两只鹅,说道:“这两只是雌鹅,留下吧。”
然后,鹿青和刘正茂手忙脚乱,每人方才抓了两只出门。
对门对户的老曾夫妇,长期帮刘正茂装配自行车,也算是手下员工,刘正茂率先送了一只鹅给他们家。
老曾万万没想到做临时工还有这般待遇,对刘正茂感激涕零。
洪胜也住在这条巷子,刘正茂第二个便送到他家。洪胜见到刘正茂,马上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刘正茂忽悠道:“刚回,专程回来给你家送鹅。”
洪胜的姐姐,洪广英接过活鹅,反问道:“茂弟,这只鹅寄养在你家,可否?”
刘正茂笑着回答:“广英姐,莫想偷懒,我妈近期不在家,放我家会饿死鹅的。”
洪胜的爸爸从房间里走出来,问道:“这鹅是?”
“洪叔,我帮江鹿厂从外地搞来一批鹅,想起要过春节了,就给每家留下一只。”洪胜爸爸是部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向来不苟言笑,刘正茂对他有些发怵。
“那谢谢你考虑得如此周全,等下我让孩子妈给你钱。”洪爸勉强挤出点笑容说道。
洪胜心里想的是,你这干部也是个妻管严啊,身上居然没钱。
“洪叔,洪胜已经付过鹅钱。”刘正茂撒了个谎。
洪胜跟着刘正茂和鹿青出来,又去赵敏慧和牛炼钢家,给各家送了一只鹅。
鹿青将手里提着的鹅分出一只递给洪胜拿着,然后二人率先朝着赵明慧家走去。自从刘正茂帮助赵明慧解决了生计问题之后,赵家的日子便逐渐步入了正轨。
而刘正茂后续给予的一些福利,更是让这对母女深感庆幸,觉得自己遇到了大好人。实际上,在刘正茂手下所有人当中,唯有赵明慧的收入最低,每月仅仅只有
38
块的固定工资,外加
30
斤全国粮票。不像肖长民和牛炼钢,有着
50
块的底薪,再加上出差补贴、长途补贴等等,每月到手的基本能达到
300
块。即便是老曾装配自行车,每月稍差的时候也有
200
块,业务好的时候同样能有
300
块。更不必说洪胜和鹿青了,几乎相当于刘正茂直接送钱给他们俩,每月只需在银苑茶楼喝喝茶,轻轻松松就能几百块入账。
赵明慧和她的母亲是有过苦日子经历的人。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平时不敢奢求他人的帮助,而旁人也不敢对“地富反坏右”分子施以援手。在她家最为艰难困苦的时候,刘正茂冒着风险为赵明慧寻得了一份能够维持生计的工作,赵家母女的心中唯有满满的感激。赵明慧也非常知足,做事的时候,从来不会跟其他人去攀比。
特别是前段时间,刘正茂给她家运来整整一千斤煤炭,还让鹿青等人帮忙做成藕煤,如此一来,今年冬天她家的御寒问题便无需担忧了。鹿青他们不辞辛劳地帮忙做了两天藕煤,然而却坚决不在她家吃饭,怎么挽留都留不住。
旁边的邻居看到几个男孩帮她家做事,八卦之心顿时涌起,专门找到赵明慧的母亲打听,询问是不是赵明慧找的男朋友。赵母担心会连累鹿青他们,只能不停地解释,说这几个男孩比赵明慧的年龄小很多,是赵明慧单位的同事,只是过来帮忙的。
刘正茂带着两人突然来到家里,赵明慧赶忙手脚利落地泡茶,赵母也迅速搬来凳子,用抹布仔细擦干净给他们坐。考虑到赵家没有男人,唯恐邻居们说三道四、闲言碎语,刘正茂没有坐下,给她们留下一只鹅,接着交代赵明慧,明晚到刘正茂家吃晚饭,顺便总结一下今年的工作。
看到刘正茂匆匆离开的背影,赵母感慨地说道:“明慧,那个刘阳云的弟弟真是个好心人啊,对我们家实在是太好了,咱们家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你一定要好好做事,千万别让他为难。”
“嗯,妈,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你失望,也不会让刘阳云失望的。”赵明慧坚定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