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的大喇叭传来李娟的喊话:“刘正茂副大队长,请带客人回大队部,要举行颁奖仪式了。”
喇叭里,李娟给出的信号,刘正茂和刘子光皆心领神会。其中刘子光抬头观察太阳的位置以确定时间,而刘正茂则不动声色地撩起左手衣袖,查看藏在衣袖里的手表,指针正指在
11
点半的位置。
此乃大队为参赛人员和来客安排的工作餐时间,故而李娟隐晦地通过喇叭通知刘正茂带客回去用餐。
知晓刘正茂有事在身,张庆有和邓毅华目送着这群人离开。临走前,刘正茂依旧代表大队对他们两家自发接待参观者的行为予以表扬,还说道在下次大队队务会上,会向全大队发出倡议,动员所有社员以他们为楷模。
基层的群众,往往只需寥寥数语的鼓励,便能迸发出无尽的能量。张家和邓家,就因刘正茂今日的激励,在未来十年皆成为大队的模范典型。
随着开放日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大队餐饮的规模也声名鹊起。起初为了吸引客源,采取的是十人一桌,每桌十个菜,另送自产丰收白酒一瓶,十瓶汽水。参观者每人只需缴纳五毛便能买个座位,凑齐十人一桌,厨房便上菜开餐。
经过近半年的经营运作,由于菜量充足、价格实惠,餐饮的好名声不胫而走。有城里人发现,遇到家中有生日或其他需要请客之事,在家里操办宴席,不但要找人帮忙,还得找邻居借桌椅板凳碗筷之类,劳心劳力,倒不如在樟木大队预订桌子,五块钱一桌十人,既省力省事又显得大气。
施大柱被调到杏花大队去做代表后,程地主接管餐饮事务,或许是地主家的遗传基因作祟,他一上任就砍掉了每桌相送的白酒。按照他的思路运作之后,餐饮的销售未受丝毫影响,每桌由原来的无利保本,变为略有薄利,反而增加了酒水的销售收入。
今日餐饮这边,全部一百一十张圆桌,除了预留给来大队参赛人员的二十桌外,其余九十桌中,预订加上散客,共开了八十一桌。
好在餐饮实行的是套餐制,即卖方只提供十种菜品,每桌上的菜都相同。厨房有十个灶台,十个厨师,每人只负责做一种菜。
刘正茂带领处长们抵达餐饮大棚时,各种比赛皆已结束,所有参赛人员都已安排好酒席座位,只等领导到来便举行颁奖典礼并开席。
为提升大队知名度而举办的比赛,分为两个部分。由公社团委书记负责的团体比赛,主要承办以单位名义参赛的团体项目,如: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等。
另外还有个人类别比赛,起初由郝利基管理,后来市文化宫的辅导老师汪进城偶然参加了个人象棋赛后,发现此处能为爱好者提供优厚的比赛条件,他每周主动从市文化宫带众多棋类和小球类爱好者前来参赛。
与大队合作数次后,郝利基便放手让汪进城组织个人比赛了。
今天,在中餐前,卫民生主持颁奖,先是给团体拔河比赛的前两名颁奖,接着给本周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类个人赛的前三名颁奖,奖品皆是奖状和搪瓷杯。
颁奖嘉宾是临时挑选的陈刚、米高,来宾官员中,他二人的单位没有队伍参赛,而且又是实职干部,具备颁奖资格。
依照以往惯例,大队还应有支书或者大队长出席,今日不知是何缘故,古大仲和郭明雄双双缺席颁奖礼。只有刘正茂这位副大队长代表大队致辞并充当颁奖嘉宾。
颁奖过程中有个小插曲,中途突然停电,卫民生只得用铁喇叭代替麦克风声嘶力竭地主持完典礼。
民间娱乐性比赛,大家并不看重结果,然而对于酒席的热情却更为高涨。走完颁奖流程,刘正茂在卫民生的引领下,代表大队给参加活动的选手敬了一轮酒。
回到领导们这桌,刚吃了两口菜,知青赵范老师又找了过来,让刘正茂代表大队出面致辞。
大队酒席出名后,每周都有人以各种名目预定酒席,诸如:寿诞、小儿满月、周岁,甚至订婚等。而刘正茂出谋划策,让大队组织一班人,专门为这些预定酒席的人增添热闹氛围,照搬后世酒店的套路,举办寿诞的,大队会组织学生来唱生日歌,跳一段忠字舞,主持人说段吉祥话。
这项工作,被负责营销的何福营安排在知青赵范老师头上,每周日中午,赵范带着几位能歌善舞的学生,为预定酒席的人表演节目以示庆贺。
在那个娱乐贫乏的岁月里,樟木大队推出别出心裁的仪式,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并小有名气,也带来了众多订单。
今日中午预定了五组人,两组幼儿周岁,三组老人寿诞,其中一位老人年满
80
岁,子女利用休息日在樟木订了十桌。
其他组,赵范可以让卫民生代表大队去应付,反正卫民生很享受代表组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