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武神宗、太初剑派这些前线宗门遇到的问题,诸葛亮对此很有把握。
这并非是传统的攻城略地,但确实是需要经营的。
诸葛亮他们大致和李承泽讲了发展的战略方针。
以武神宗为例,先入驻九江城与武神宗合作,并在那里积攒名气,并逐渐扩大影响范围,
等到有一定名声后,直接振臂一呼,建立政权,最终便能建立秩序。
这个关键点在于大乾的不可替代性。
这一点就需要拥有净化之力的王素素、李白、雪映他们等人付出努力了。
跟之前有区别的是,
李承泽这一次不能完全站在幕后。
李承泽当时接手大乾,那属于是正统,直接被李建业指定的。
不管李承泽要不要亲临前线,御驾亲征,都不影响李承泽的名声。
李承泽只要稳固好后方,做好文治就够了,不需要去自己开疆拓土。
但是在大罗天中不一样,净化之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能打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而这两点,恰好李承泽都有。
而李承泽需要在大罗天中,展示自己的能力,让更多的人信服他。
这样李承泽振臂一呼时,才会有更多人响应,
不然其他人可能只会记住王素素、吕布、赵云、雪映。。。
这并不是说他们会叛乱,
而是说不利于一个政权的团结,内部可能会有多种声音,也会有多个派系。
只有李承泽表现出了他作为君王的这两种能力,再加上赵云他们都听李承泽的。。。
他才能够在大罗天中建立秩序。
虽然不需要用军队去攻城掠地,但确实是需要经营的,而且没有那么简单。
那里的百姓不缺粮食,不缺修行的功法,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祟气。
这还真不像在中洲四域时简单。
在这中洲四域,只要你给百姓土地,
再弄一些惠民政策,
不要去弄一些耗费民力的项目,
基本上都能成为不错的君主。
百姓只要能够活下去,就不会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