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时机刚好,李光弼他们便开始纳降,李光弼、李晟和裴行俭已经在陆续收拢残兵了。
跟三圣皇朝不一样的是,
虽然这些北方王朝也选择与大乾交战,但他们是可以尽可能纳降的。
北方十八大王朝的皇室和皇帝,不愿意投降是他们的事,与这些士兵无关。
更重要的是,其实李光弼不相信这十八个王朝皇帝,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难不成还能真为了这个根本就坐不稳的皇位,要跟大乾抗争到底。
说白了,其实就是三圣皇朝不一样压力没给够,让他们有了获胜的希望。
因为有了获胜的希望,所以他们并不想投降,毕竟还可以坐稳自己的皇位。
但只要一给够压力,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个皇位是坐不稳的。
北方十八大王朝,不可能个个都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
这些王朝内部的文武官员,可能也会分成投降派和死战派,争论不休。
不过这都是这些北方王朝皇帝和文武官员该想的事。
至于这些王朝士兵,李光弼他们主打的是能收拢就收拢,尽可能保存人口。
毕竟这一次战争,涉及到了整个中洲的南北方,造成的损失一定不小。
所以李光弼他们要尽可能地保存人口。
至于三圣皇朝的军队,则有些不一样,他们身为三圣皇朝的子民认同感更高一些。
所以需要给他们更沉重的打击。
让他们体会到差距,想要纳降才会变得更简单一些。
另外,在这次战争之中,中洲的麒麟珑堂阁的南方孙、吴、钱三家也跳反了。
他们带着一部分麒麟珍珑堂的资源加入了大乾,并给大乾军队提供了一部分资源。
这也是他们递的投名状。
也是为了抵消之前麒麟珍珑堂给三圣皇朝提供麒麟长船的过错。
哪怕这些事情并非他们所能决定的。
麒麟珍珑堂的加入,对三圣皇朝又是一次重大打击。
当然,什么都比不过军队直接失利。
三圣皇朝在南疆的这一次惨败可谓是溃不成军,只有一小部分军队北逃回去了。
三圣皇朝倾尽全力,威逼利诱中洲神兵阁制造的装甲战车也全部被摧毁。
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三圣皇朝的军队成了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