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郎默了默,而后对他说道:“我们不住在京城,而是住在离京城不远的农庄。你们若是有事,往代州郡莱县石头镇槐花村找就行,我们就在槐花村对面的农庄住着。”
陈冲将杨三郎他们确切的位置牢牢记在心里,随后笑着对赵嫣和杨三郎挥手。
“嫂子,杨大哥,你们的地址我都记下了,回头等闲了,我们去看你们。”
赵嫣淡笑着点了点头,“好。”
双方又寒暄几句,而后便各自分开,朝着自己要去的方向赶路。
杨三郎看着陈冲驾着马车越走越远,不由感叹道:“看来大家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以前别说马车,就连坐牛车他都觉得奢侈。
然而看看现在,他们不仅可以骑马,就连陈冲都坐上马车了。
现在的日子属实不错了。
赵嫣轻飘飘瞥过来一眼,似笑非笑道:“怎么了?难道你还怀念以前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不成?”
现在的日子为啥这么好?
她觉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她这里。
因为她怂恿窦清然带领窦家军起兵造反了。
因为她和三郎快刀斩乱麻一样帮窦清然扫清了造反路上的大部分障碍。
还因为大阮朝建立后,她将高产的红薯贡献了出去,经过窦清然的政策普及,红薯很快就在大阮朝全体老百姓手里普及开来。
不过,她并不是要什么好处,而是觉得,如果不是她这个外来人员在后面推波助澜,底层老百姓还是会过着饥寒交迫的穷苦生活。
到时候她天天胡吃海塞,而其他人天天吃糠野菜,她看着心里也会不得劲啊。
这也是她为啥非要折腾的原因。
她本人看着面冷,其实心肠最软了。
还好所有事情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以后也会越来越好。
杨三郎想起以往的苦日子,不由摇头失笑道:“我自然是不想回到过去,过去的生活太苦了,而且,过去的日子里没有你。”
咦——
赵嫣听完杨三郎的话,顿时感到一头黑线。
什么跟什么啊?
她真想告诉杨三郎,你说这话的时候好油啊。
不过,她最后转眸看了一眼杨三郎,而后自顾骑马往前去了。
“甭废话了,天黑之前咱们必须找到能过夜的地方,驾!”
说完,她抖了一下缰绳,马儿立马撒开蹄子往前跑去。
杨三郎黑眸闪了闪,赶忙追了上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人白天赶路,晚上停下休息。
这样沿着官道走了大概有二十多天,终于在一个多月后回到了农庄。
而杨三郎在回到农庄第二天,便重新驾马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