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哪位同学,帮我搬张桌子来。”
有个同学看戏不嫌事大,赶紧去了旁边课室,搬了张木桌子,椅子也有。
姜依没坐。把桌子放台阶下,自已站上一台阶。
大伙们都沸腾了。
不仅是新生,老生也看了过来,围观这场别开生面的“擂台赛”。
姜依看着小报上的内容,问韩青,从容的笑道:“是从我懂会计知识开始呢?还是关于工厂如何改制开始,还是我厨艺了得,随便考。”
“哇!”
“冲这股自信,膜拜了膜拜了。”
教授们和系主任也都来了。
我的天,姜依同学又搞啥幺蛾子?
系主任额头上渗出了冷汗,一问,原来是韩青写了姜依的小报,要姜依“自证清白”。
这年头,山大的专业也是很全面的,不知是哪位教授兴致勃勃,给姜依出了一道财务题。
他的学生也绞尽脑汁,可姜依同学只用五分钟就解答出来了。
接下来有位教授出了关于最新研究的股权分配的问题,姜依同学用了十分钟,就把大概给同学们讲解得清清楚楚。
那位教授自已都认为做不到如此清晰。
教高等数学的老师,也忍不住出了一道,颇为费解的数列题,比微积分还让人头疼,姜依同学用三分钟就解决了。
同学们叹为观止!
而因为她站在桌子前,看起来,不像个学生,反而像个老师了。
就好像,她站在讲台上好多遍。
这下,同学不得不相信小报上说的,她高考复习时充当了老师的角色,给同学们划重点是真的。
姜依还从军绿色帆布袋挂包里,掏出一叠纸张,“这是我今天早上,在课堂上写的论文,本来想投给经济周刊的,让各位先睹为快。”
她也想当个普通人啊,但现实不允许。
这份论文是她前世发表过的论文之一。
两位经济系教授不约而同上去瞧瞧,先不管内容如何,这一手字体是好看啊。
而系主任已经拿起论文,看得爱不释手,“这真是你写的?”
目露震惊。
“角度新颖,图文并茂,了不起。”他旁边的于教授说,此人是M国海归。
“一个早上写的?”一位同学问。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些人就是天才。”
“你不服也不行。”
“你自已做不到的事,不代表别人做不到。”
“是啊,我有个高中同学,别人光忙学习都不够时间,他又是学生会主席又是篮球队队长,舞蹈队成员,周末还去打工,但成绩就是遥遥领先,气死个人。”
同学们的投向姜依的目光已经从有所怀疑,变成了妥妥的钦佩。
韩青脸色发青,“谁知她是不是请的代笔?”
她想起来,表姐交代过的,一件重要的事,“那你说你会法语,还有个法国朋友呢?你请他出来。”
又来了?姜依更加肯定,是谁在背后怂恿了。
没完没了了是吗?姜依压下那点心虚,“朋友不在这里,但你们可以找法语系的跟我聊聊,看我是不是会法语。”
后面这句,她说的也是法语,大家又一次惊呆了。
大家都是人,姜依同学到底是什么构造。
姜依这才发现,自已居然有表演天赋,有点后悔前世没去考个演员证了,“你们还不信的话,我还可以给你们唱首法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