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尘埃山色壮 > 第456章 洛阳夺嫡之争四(第1页)

第456章 洛阳夺嫡之争四(第1页)

“李从珂更多的是想利用我们,李从厚则是控制我们!张风青东家说得对!哪也不去,就在上泉镇等着看结果吧!”说到这里连董傜也同意张风青的意见。

孔穆二人见其余人都统一了意见,都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想法。

张风青担心两人为此心里有芥蒂,劝解道:“孔哥原本的心意是担心不奉诏,朝廷会给双宁营施加惩处,而李从珂夺取皇位之事朝夕间很难办到。穆哥对李从厚不放心,担心一个连臣子都控制不住的君主,将来怎么能威服契丹、党项军?李从珂在军中有威望,或许将来能强军以御敌于国门之外,本质上都是为双宁营好。你们千万不能各自心怀其他想法。”

孔盛东忙说道:“我和穆兄这么多年来一起哪有什么其他想法!只是因为国家大事压着我们的兄弟情谊,原本皇家内斗根本不干我们的事,可是偏偏这两位皇子都看得上小小的双宁营,反倒让我们左右为难!”

“不!他们看上的不是双宁营,而是双宁营的立场。孔穆二位东家是先皇帝信任的人,你们站在哪边,哪边看上去就名正言顺三分。李从厚和李从珂两位皇子,都希望双宁营能站在他们那一边,不用摇旗呐喊就能平白给他们增加威信。”

“董傜啊,你真是会说话!我们能有这么大的作用?”

“穆东家,这话可不是瞎说。雁门关以北各州城驻军将领谁不知道双宁营和先皇帝李嗣源的关系?”

穆有粱苦笑几声说道:“还不如没什么关系省心,省得让两边惦记,弄得里外难做人。不听李从厚的是不忠,不听李从珂的是不义,都不听叫不忠不义,都听叫假忠假义!”

“穆兄的顺口溜说得真好!”孔盛东打趣地说道。

“话好说,事情难办啊!真不知道接下来这个国家会如何,想起来真是荒谬可笑,多年前我们还嘲笑过燕国的刘家父子、梁国的朱家父子,没想到仅仅才几年时间新唐朝廷竟然发生了一样的事情。哎。。。。。。可悲!可叹!”

“穆兄,你可不是爱发感慨的人!还是多想想拿什么理由搪塞两边吧!”

“这个我想不来,你们想吧,我想去夏州方向走走,与其在这里天天胡思乱想还不如去边境帮着冯英、孙登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明日我和梁安丙一起走,剩下的事情你们看着应付吧!”

董傜忙说道:“这不是有理由了吗?就说边境上党项军不安分,去年被唐军打败后,又在筹谋对新朝发动偷袭,穆东家去边境巡查,孔东家在云州帮着云州节度使防备契丹军,没工夫去洛阳。”

孔盛东指着张云青说道:“就按照这样给两边写回信。我明日去云州见节度使大人,请他帮着圆谎。”

张云青很不情愿的摆着手说道:“我一个出家方外人,不打诳语,怎么净让我干这种事?”

张风青说道:“你不干谁干?我明天要回太原府,那边还一摊子事情呢!说不定我还得去洛阳一趟,去提醒冯满他们不要介入两边任何一方。”

张云青见其余几人的理由一个比一个充分,摊手说道:“好。。。。。。好!你们都有事,那我来写,大不了晚上多默写一遍《道德经》,替自己赎赎罪。”

接下来陆续传来的消息,让孔盛东、穆有粱看着一阵阵发懵,可以说是三天刮东风、五天刮西风,让人根本摸不到一点头绪。先是李从珂率领手下军队东进到长安,要攻取长安,接着李从珂在长安城下兵败,退守凤翔城,然后是李从厚集结的讨逆军,一路追击李从珂的败军,直至凤翔城下,围困凤翔城数日后,眼看就要攻入城中,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李从珂在凤翔城城楼上恸哭不止,哭诉朝内奸佞当道,把持朝纲,滥杀有功将领。城下的军兵听罢愤怒不已,就地倒戈反攻,羽林指挥使杨思权、步军左厢指挥使尹晖等将领趁机率领部众投降李从珂,讨逆军在凤翔城下大败而逃。李从珂趁势挥军攻下长安,全军转向直取洛阳而来。

李从厚命石敬瑭入朝,带兵抵御凤翔军东进,石敬瑭嘴上应承,但却行动迟缓,迟迟不见出兵来洛阳。

李从厚无奈之下,倾尽府库的钱财,命禁军和洛阳周边的驻防军抵御李从珂的凤翔军,可是没等两边开战,李从厚派出的人马逃的逃,投降的投降,领军将领侍卫都指挥使康义诚见到李从珂直接请降,成了带领凤翔军的向导。

把持朝政的枢密使朱宏昭害怕被李从厚追责,担心李从珂破城杀他,直接投井自杀;另一位枢密使冯赟被洛阳巡检安从进围府诛灭全族,然后提着他的脑袋去找李从珂请功领赏。

李从厚见洛阳已经内乱,听命于他的军队不足百人,连夜率领五十余名亲兵侍卫逃出洛阳,准备前往魏州召集人马,继续和李从珂作战。可是他在去魏州的路上,却在驿站碰到了正好赶来的姐夫石敬瑭。原本李从厚以为会得到石敬瑭的支持,没想到石敬瑭直接命手下将领刘知远杀死李从厚身边的所有侍卫,然后将李从厚软禁。石敬瑭自己则赶往洛阳,向李从珂称臣。

李从珂率军进入洛阳两日后称帝,并派人去魏州杀死了被软禁的李从厚。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内,后唐朝廷内围绕皇位,接连发生了谋反夺位、平叛、新主登皇位、削藩逼反、平反失败、临阵倒戈、局势逆转,皇位再次易主的一连串跌宕起伏的精彩戏码。

孔盛东不禁庆幸双宁营和云盛堂都没有卷进这场权力争夺的漩涡,他对穆有粱说这半年的朝局变化,堪比舞台上跌宕起伏的连轴大戏。

穆有粱不由地问孔盛东、董傜,“历史到底是必然还是巧合在推动?史官会如何写这一段惊心动魄的过程啊?”

张云青说道:“怎么写?好写!按照皇帝的意思写呗!谁活到最后谁说了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