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他或许只要待在这牢中等着穆清来救就行了。
北明子摸了摸鼻尖,说不准还是托他闺女的福。
他和穆清没什么交情,但他家闺女在安平也待了两年,就看安平会不会发兵了。
视角转回南湾。
银甲兵打败北阳的军队,这让南湾的百姓欢呼雀跃。
他们知道穆清会对他们好,而南湾若是再换了一个城主,别说修路修水渠了,恐怕他们又要回到挨饿的时候。
所以他们尤为关注来犯的军队。
他们不认朝廷的檄文,就认穆家的旗帜。
穆清整顿好军队,朝廷士兵的到来让穆清改变了战略。
有时候守株待兔也能钓到一块肉。
南湾许多百姓以山为生,正如后来去安平的罗彩月这一对夫妻,他们靠山吃山。
山贼离开了,盘龙山以及以外的几座山上时常会活跃着百姓的身影。
这几日他们就在南湾的山上打猎。
好巧不巧,南湾百姓黄开就遇到了一个生面孔。
和黄开一同进山的男子张柏长着国字脸,一路上都对黄开十分热情。
“我是逃荒来的,听说南湾换了一个城主,这我们以后还有活路吗,这天天打仗的。”
张柏脸上总是带着笑意。
但黄开看着此人一是觉得面生不想理会,二是觉得此人的话让他有些不太喜欢。
张柏见黄开一直没说话,又打开了另一个话题:
“我听说盛京那边来人了,要是我早点去北阳就好了,那么多的贵人,总能讨一口饭吃,何至于现在还在这边打猎。”
黄开一直觉得眼前的男子说话很不讨喜,本来以为他讲两句也就算了。
哪曾想这人忽然讲着讲着就讲到了北阳。
“北阳的地好啊,哪里像南湾还遭了灾,我看我们就应该去北阳。”
张柏一边说一边懊悔的拍了拍自己的手。
黄开对北阳和南湾之间的对立话语十分敏感,尤其是前几天他还听到了那套贼檄文。
这檄文是那圣上写的,但却是那些个盛京来的人带到北阳。
黄开对这针对穆大人檄文并无好感,更何况之前让南湾三番四次处于战争之中的北阳。
黄开怒气上头,他听着张柏一张嘴说着北阳如何如何好,差点就骂了上去。
只是张柏话密,黄开听了许久,理智战胜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