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门,秀芝将报纸递过去。
涂志明翻到背面一个不起眼的板块,看见一则豆腐块大小的消息:
“港岛洪兴大佬喋血澳洲街头,死状甚惨,疑为帮派内斗所致。”
涂志明蹙起眉头。
张耀东终究还是没忍住,沾了血。
“见了血,就不好玩了。”他低声自语,“看来以后不能过于亲近了了。”
人这玩意和野兽在某些方面区别不大。
野兽一旦尝过人血,便会失去对人类的敬畏,将人视作可以猎食的对象。
因此,见过血的野兽,绝不能留。
人亦如此。
若一个人杀过人,他便极有可能再次杀人。
在第一次夺取性命之前,他或许还会权衡、犹豫,寻求其他解决之道;
但在那之后,杀人就成了最直接、最便利选择。
这也正是涂志明始终不愿沾染人命的原因之一。
骆炳润死后,张耀东在大陆国安部的协助下拿出关键证据,彻底洗清了自身嫌疑。
他财力雄厚,背后有涂志明这座稳固靠山,又明确获得国安部李国强的支持,几乎毫无悬念地接过“龙头棍”,顺理成章成为东星新的话事人。
这位新上位的龙头并未闲着。
除了持续推进原有针对娱乐产业的收购计划,另一方面更是全力追查骆炳润的死因。
最终虽未找到确凿证据,但种种风声线索,都将矛头指向洪兴,与东星内部的“草鞋”肥波。
洪兴长期依赖白粉生意,寄生在港岛酒吧、KtV、夜总会之中生存。
如今东星仗着涂志明支持,意图一统港岛娱乐业,并严禁黄、赌、毒进场,直接触动了洪兴的利益根基。
至于“草鞋”肥波,本就与耀东素有不合。
若他与“独眼黄”内斗得利,最大受益者也确实是他。
因此,即便没有实据,耀东仍将骆炳润之死,算在了洪兴蒋家与肥波的头上。
事实上,这样的推断并非没有道理。
有些时候,证据反而显得次要——敌人就是敌人,就算不是你亲手做的,也必与你脱不了干系。
涂志明对黑社会的内斗不感兴趣,对国安伸过来的手也不在意。
“好人自有天助,恶人自有天收。”
他要的从来不是黑社会的管理架构,他要的是民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