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的意思难道不是说,御史台的事务暂且搁置,然后让王显去度支支应吗?
此时又有人启奏:“臣以为,光禄寺卿可。”
司马策心想,你倒是会选人。
光禄寺卿都年逾七十了,耳聋眼花,还是个老好人。
选他跟空着有什么区别。
“或者,鸿胪寺卿也可。”
嗯,鸿胪寺卿胆子小,有事就往皇陵跑。
“陛下,微臣下个月请了赐告。”
不等司马策为难呢,鸿胪寺自己先出来说话了。
“禀陛下,臣听说下半年没有郊庙祭礼,所以太常寺卿可往。”
司马策忍住笑,朝他看了一眼。
“也好。”
还没等司马策正式下旨,底下就有大臣坐不住了。
“陛下,臣以为太常寺身负六礼,不宜……”
只不过他们还是慢了一步。
易禾出列仓促打断:“臣愿往。”
“允。”
司马策趁热打铁,当即拍板定下了。
朝堂一片哗然。
早知道会让易禾顶御史的差事,何必还支持王显去度支呢。
难道他会比王显手下留情吗?
必然不会啊。
忍吧,反正也没几个月。
王显还有住在度支的可能,怎么说也算升擢了。
易禾肯定不会一直留在御史台。
……
通常朝廷收回产业,只有两个手段。
一是渐进蚕食,二是雷霆手段。
现在渐进蚕食已经来不及了,既然预备大战在即,只能使用雷霆手段。
再就是收回哪些产业。
首先是盐铁专营,这些是民生和军备核心,不过现在已经被门阀借包税制垄断了产销。
再就是山泽之利,当归公室,足够师出有名。
其次是漕运和官道。现在门阀们控制水路要谨,截留了不少赋税,更有甚者,会在沿途勒索商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