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东沐从京城返回晋阳的途中,河东省委书记梁群山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来自“有关方面”的情况反映材料。
里面的内容,主要是指责李东沐在晋阳搞政绩工程、盲目举债,在干部使用上作风霸道。材料措辞严谨,列举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事例,看起来颇有分量。
梁群山书记仔细翻阅着材料,眉头微蹙。他担任省委书记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河东省的经济转型和发展,对李东沐这个年轻有为人、敢于任事的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很是支持和看好。尤其是锂航时代项目的成功落地,也证明了李东沐的能力。
但是这份材料反映的问题,又让他不能完全忽视。
沉思片刻后,李东沐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省委秘书长的电话。
很快,省委秘书长来到了办公室。
梁群山将桌上的材料推了过去:“这份东西,你看看。了解一下相关情况,特别是关于晋阳市医疗改革和财政风险的方面,要客观核实。”
秘书长心领神会,知道书记这是要平衡地看待这件事,既不能偏听偏信,也要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
“好的,书记,我马上安排人去了解。”
飞机刚刚落地,李东沐便接到了秘书长打来的电话,得知了梁群山收到材料并让核实情况的消息。
对此,他并不意外,只是如何巧妙的应对这场核查,才是最为关键的。
随即,李东沐召来了周卫国和王春峰。
“卫国市长,财政风险评估和项目合规性审查的报告出来了吗?”
“已经完成了初稿,完全可以证明我们所有决策都经过了充分论证,财政风险可控,不存在盲目举债的问题。”周卫国信心满满地回答。
李东沐点头:“春峰书记,干部梳理和沟通工作呢?”
“按照您的指示,已经和多位医疗卫生系统的干部,包括之前有些想法的同志,进行了深入谈话。目前看,大局是稳定的,没有出现明显的离心倾向。”王春峰汇报。
“很好。”李东沐沉吟道。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以静制动,以事实说话。省委办公厅派下来核实情况的同志,我们要坦诚接待,全面配合,所有资料如实提供。我们要相信,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直,就不怕别人调查。”
省委办公厅的行动十分迅速,第二天一早,省委常务副秘书长亲自来到了晋阳市委,美其名曰“调研地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但重点关注点显然在医改和财政风险上。
李东沐和周卫国代表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全面汇报,提供了厚厚的相关资料。调研小组也分别与部分市级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医疗卫生系统的代表进行了个别谈话。
谈话中,大部分干部都客观肯定了医改的必要性和已取得的成效,但也有人语焉不详,或者委婉地表达了对“改革节奏过快”的担忧。
调研小组的态度始终很专业,不表态,只记录。
当天傍晚,李东沐亲自陪同晚餐后,省委常务副秘书长提出了散散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