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伙也没多大的心理压力。
老话说了,进了腊月就是年。
更何况明儿是腊八,好歹是一正儿八经的节日。
办公室里要是没刚才的插曲,这会儿都该讨论今儿下班后去不去商场了。
六十年代跟后世可不一样,甭管大节小节,大伙都挺重视。
平日里省吃俭用为了啥?
不就为了过年过节时,能体面点儿嘛!
一年一次的腊八节,早上来碗腊八粥不过分吧?
腌点腊八蒜也是不是挺合情理?
都是日子人,没哪个平日里舍得吃大米。
临节了,自然得粮店买米,然后去商场,或者大一点的供销社买剩下的配料。
红枣、莲子、桂圆等等。
最次最次也得放几粒花生、红豆给白粥添点颜色,否则总觉得不对味儿。
办公室这帮人也确实这么干的。
上午还像模像样的坐那摆摆架势,到了下午就放飞了自我。
一个个讨论着下班后去哪儿逛合适,是不是也应该顺道买点年货。
更有甚者,已经提前在周日买了,翘着二郎腿在办公室嘚瑟。
杨庆有就是其中之一。
甚至还饶有兴致给众人普及一下传统腊八粥该怎么做。
“要说这老京城人呐!最是讲究,一碗普普通通的腊八粥里要放不下二十种配料,比如红枣、莲子、核桃、杏仁、松仁、桂圆、葡萄干、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栗子等等干果,头一晚就得洗好米,泡果、去皮去核,做好准备工作,凌晨时分就得起床开始用微火熬制,等到天亮时,腊八粥已经变得浓稠、绵软,干果中的香气已彻底融进米汤内,闻一下提神醒脑,喝一口回味无穷,要是来上一碗。。。。。。。”
“停停停。”
王含玉听到这赶紧喊停道:
“别来一碗了,我一口都不想喝,还凌晨起来微火熬,第二天直接甭上班了多好?”
“就是。”
方知万跟腔吐槽道:
“你说的那是以前资本家地主老爷的喝法,咱们普通老百姓就熬一碗白粥,加点红枣花生白糖意思意思得了,哪来的那么多穷讲究,照你这说法,年甭过了,我一年的工资,都不够一顿年夜饭嚯嚯的。”
“急眼,急眼。”
杨庆有白眼道:
“我只是跟你们普及一下传统文化,谁让你们照做了?真是的,本来还想着分你们点干果,既然你们这么节俭,那算了,我留着自个慢慢吃吧!”
“别呀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