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腾四人在天上辛苦完成各种任务的同时,追月公司也开展了第二次的生态圈实验。
与第一次的生态圈实验不同。
这一次,不再是模拟地下熔洞穴的环境建造临时基地。
而是模拟已经具备氧气循环与水循环的临时基地,在临时基地当中建设生态圈。
上一次的生态圈实验说是生态圈,但实际上只有人和少量的植物。
这个生态圈,实在是太小了。
如果未来要建造月球基地,这么小的生态圈肯定不行。
学过中学生物的都知道,在生态圈当中生物多样性是十分重要的。
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使生态系统在面临环境变化的时候,拥有更强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会慢慢地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改造,让这个生态系统更加适合自己生存。
这种改造是双向的。
生态系统也会慢慢地改造这个系统当中的生物,让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更加适应这个生态系统。
如果未来人类想要在月球上长久的生存,在月球上人为地建造生态圈来改造月球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嘛……
建造生态圈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中学生物说,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际上,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
举个简单的例子——外来入侵物种。
假如生物多样性真的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那么多出一种外来物种的时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该增加而非被破坏才对。
那么为什么又要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呢?
原因很简单。
生物多样性,并不一定会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温度、湿度、盐分、土壤成分……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每个物种,对于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
一个物种进入到一个生态系统当中,可能会导致这个生态系统的A部分朝着正向发展,却又有可能导致b部分朝着负方向发展。
再考虑到这个物种对于其他物种的影响,计算起来就更复杂了。
并且物种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分为长期和短期。
加入一种物种,有可能长期正面影响,短期负面影响。
也有可能短期正面影响,长期负面影响。
这些以现阶段的科学水平,都是无法计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