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逻辑自洽。
这让陈腾在德斯曼心中,变得更加神秘莫测起来。
原本他以为陈腾能如此成功,是因为陈腾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没想到陈腾还是一个成功的科研人员。
“没想到陈总您对凝聚态物理也有这种深层次的研究。”
“毕竟凝聚态物理是当今物理学最大、最重要的分支之一,腾达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总得有些了解。”
“但是您身为老板还能了解,属实是有些不可思议了。”
“这样才能在一些具体的事物上,有自主的判断,不被人牵着鼻子走嘛。”陈腾笑着说道。
“陈总说的在理。”
听了陈腾的这番话,德斯曼总算是知道陈腾为什么可以如此成功了。
“那我先去验证一下这个机理,看看是不是和陈总您说的一样。”
虽然陈腾的理论听上去很有道理。
但是到底是不是正确的理论,还得通过实验来验证。
没有实验的理论,就是空中楼阁。
不管看上去多么精美,都没有意义。
“嗯,去吧。”
……
三天之后,陈腾再次收到了来自德斯曼的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中,德斯曼非常高兴地告诉陈腾机理的正确。
经过三天时间,他们团队验证了机理的正确性。
对于一个科研团队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往前进一大步更加快乐的了。
听着德斯曼的敬佩与赞扬,陈腾觉得这情绪值总算是没有白花。
陈腾肯定是不了解这个机理的。
他能如此流畅地讲给德斯曼听,只是从系统地方定制了一下相关的内容。
消费了他700万的情绪值。
这可还是打过折的。
量子计算机被系统归于移动终端。
陈腾猜想,大概是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可以做的和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一样大小。
因此,才被这么分类。
他现在的系统等级,在相对应领域进行需求定制时,可以降低定制时需要消耗的60%情绪值。
现在的700万情绪值,相当于是打了一个四折。
原来的价值,足足有1750万情绪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