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开始,他完全没想到两者能扯到一块去。
不过仔细一想,两者好像并非完全没关系。
首先航天服和外骨骼机甲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人体维持生命的能力。
区别在于航天服针对的,是太空中的环境。
尤其是舱外用的航天服。
外骨骼机甲,针对的是枪林弹雨的环境。
同时外骨骼机甲还能提供一定的动力,帮人更轻松地举起重物。
当然,这是以前的情况了。
以前载人航天技术还不发达。
航天员的科研任务没那么重,不需要在月球上干活。
因此只需要增强航天服的防护能力,并尽可能地降低穿戴要求就行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建立月球基地之后,航天员在月球上也是需要干活的。
可是航天服重达100kg。
用更熟悉一些单位来说,那就是200斤。
背个200斤的东西还要人家工作,属实是有点困难了。
即便每个航天员都是从人群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全都不是普通人。
但这种程度的工作强度还是太大了。
于是对于航天服的要求又增加了。
除去原本的防护能力与轻便之外,最好还能再加一个动力源。
可以让航天员干起活来更加轻松。
听起来,像是在原本航天服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有动力的机械外骨骼手臂。
那么最有这方面经验的是谁呢?
普通人都能想到,是腾达内部负责外骨骼机甲研发的部门。
于是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
刚开始,是追月公司单方面请教机甲部门一些问题。
但是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机甲部门渐渐发现追月公司航天服设计得有些“不合理”。
有些物理结构根本不可能实现。
这让追月公司非常疑惑。
怎么不可能实现了?
他们现在生产出来的航天服就是能实现啊。
不仅理论能实现,甚至还能直接搬出成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