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四十多岁的他,可谓是学术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可别觉得四十多岁已经很老了。
在学术界,四十多岁可以算是正值壮年。
在华国国内,也一般将35岁以下的学术研究人员称为青年。
诺奖得主的平均年龄,也从上世纪的五十多岁,到现在的七十多岁。
这些都可以说明四十多岁在学术界,其实还非常年轻。
亚尔恩手头上,也正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在研究。
他想要冲击诺奖,冲击现在象征蓝星最高荣誉的奖项。
不过身为老师,亚尔恩还有自己的教学任务要完成。
每周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去指导报考自己的研究生。
顺便将一部分他们能完成的学术任务交给他们。
他来到自己的实验室中,准备安排任务。
却意外地听到自己的学生们在聊着蓝星科学技术奖。
“你们在聊蓝星科学技术奖?”
亚尔恩走进实验室好奇地问道。
他的性格比较随和,学生们见他进来也没有害怕。
“是的老板,我们在聊蓝星科学技术奖,最近网上聊这个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都在聊谁有可能被提名甚至获奖。”
“是吗?”亚尔恩笑着坐下来,“那你们觉得谁能得奖?”
亚尔恩的时间没有那么紧张。
与学生们闲聊,他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放松。
学生们说出了几个名字。
说着说着,他们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
“其实老板,我们觉得你的理论也有可能得到提名甚至是获奖。”
“哦?”
听到这话,亚尔恩还是挺高兴的。
不管是不是拍马屁。
他都当是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想法了。
“那就借你们吉言,希望我真的能提名吧。”
“那老板,你怎么看待蓝星科学技术奖?”
一个学生的问题,让亚尔恩微微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