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枣身上携着汗湿进来时候,便看到大家都用欢快却有些怪异的表情埋头吃着粽子。
他先是一愣,然后想猛然想起,今天竟是端午节。宫里忙着筹备八日的登基,居然就把这个不大不小的节日给忽略了。
“青公公你来了。”一个小太监先发现了他,打起了招呼。
幽竹苑向来是宫中上下最没有规矩的地方,所以,此时因为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过端午节,宫门口竟没有执守的人,以致于青枣进来了也没有人发现。要不是这个小太监眼尖,只怕很久都不会有人注意到此时这宫殿里已经多了一个人。
“青枣给娘娘请安,娘娘福寿安康。”青枣恭敬地向前给羽汐行礼。
羽汐笑:“这几天是怎么啦?大家见了我都祝我福寿安康的。”
众人也跟着笑,却没有人点破。皇上早有交代,祈年殿这几日长明灯日日有人看守,青山上玄天寺的得道高僧也日日念经颂佛,就祈求这次启动龙脉成功,羽汐能够平平安安。
“娘娘品性淑均,贤良善德,自然能够福寿安康。”青枣还恭着身子,垂着头说话。
经过那场事故,他身上的那股子灵动跳脱的小孩心性,已经全然收了,完全是一个稳重成熟的大人模样。他师傅木清公公表面上对他颇为严格,暗地里却没有少称赞他。不过,在称赞他的时候,也不免扼腕叹息:自从被太子妃赶出了幽竹苑后,那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只知道小心谨慎,为人处事到是得体妥当,可到底缺了些年轻人该有的活气。这样的人待在主子近跟前儿,是大大不妥的,不过那份细致劲,倒是可以去内务府。于是,便真的把他调到了内务府,现在已经是内务府的副总管了,轻易是不会到各宫去走动的。
不知,他今日到幽竹苑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青枣,你到幽竹苑来是有什么事吗?”安姑姑看他有要事禀告的样子,便知道是有事,可欲言又止,便猜测八成是当着众多下人的面不好说。于是,让众人遣散后,才开口问。
“今天晚上殿下要到护城河边上替娘娘祈福,着内务府做了一个巨大的孔明灯,不知娘娘有没有兴趣先过去看看?”青枣试探性地说道。
“哦,是吗?李承嗣没有跟我说。你们做的是什么样式的?”
“八角玲珑灯的样式,四面画,四面字,请的是国手了知大师作的。”
“那定然很漂亮。”羽汐颔首,恬淡地说着。
“娘娘不先过去看看吗?”青枣又问。
“反正又不能留着,迟早是要放到天上去的,看不看,都不打紧。”羽汐又说。
“娘娘还是去看看吧!”青枣坚持。
安姑姑察颜观色,知道青枣肯定还有别的意思,便也劝道:“刚吃了粽子,娘娘不如走走,消消食。”
“那好吧!”羽汐身上倦得很,可又不想太扫他们的兴,便也只好起身。
虽是初夏了,却有些微凉。小红拿了一件白色的披风出来披在羽汐肩上,才让宫人提了灯笼在前面引路。
众人慢慢走,青枣提了一个灯笼走在最前面。前往内务府原本可以从幽竹苑出来,绕过朝和宫,经太医院,直接过去。可是青枣却拐了一个弯,走了远路,向朝和宫的方向走去。
若走朝和宫的方向,可是要足足多走半个时辰的。
羽汐心下诧异,却也不多问。当时便明白,青枣也许别人深意。于是,便不动声色,只放缓了脚步,当是饭后散步般闲散地走。
朝和宫是离幽竹苑最近的宫殿,是皇帝在御书房处理累了之后,可以放松筋骨的地方,说白了,其实是专门辟出来给皇帝射箭练武之地。大风历来便有祖训,皇帝须习武。这大概是为了强健体魄增加耐力才有这么一条规定的,可是到了大风帝,虽然也略懂一二武功,却实在不精。一是因为他吃不得苦,二是因为他觉得太平盛世,实在没有习武之必要。可李承嗣不同,李承嗣自从便在武人堆中摸爬滚打,一身出色的武艺在江湖中都是一流角色,这朝和宫反而成了他常来的地方了。
青枣拐着弯地把她带到这里来,难道这个地方有什么事发生不成?羽汐在心里疑问着。
一行人浩浩荡荡,却一点声息都没有,除了轻微的脚步声,连个咳嗽的都没有。
“站住,什么人?”一个中气十足的男声成功地阻住了众人的脚步。
羽汐抬着看去,是一个穿着禁卫军服侍的高大男子,结实精壮的样子,一看就知道身手不凡。
“奴才,内务府副总管青枣,拜见大人。太子妃娘娘想到内务府去看看今天殿下要为娘娘祈福用的孔明灯,奴才这才领了娘娘打这儿经过。”
青枣身材娇小,此时躬着一张背,越发显得瘦弱不堪。羽汐突然觉得很心酸,这么好的年华,便要在这宫庭中卑躬屈膝一辈子,这日子也有够难熬的。
“属下不知是太子妃娘娘,请娘娘恕罪。”
“无妨。本宫只是想到内务府去看看那灯,看这夜色尚好,便想多走几步,才让青枣绕到了这朝和殿,却不知这里有何公干,还需要你们禁卫军在这里把守?”羽汐此时已经可以断定,青枣想带她去的地方并不是什么内务府,而就是这朝和宫。
“回禀娘娘,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今天殿下抓获了两名企图对殿下不利的刺客,在这朝和殿审训罢了。”
“哦,既是刺客,殿下有没有事?”
“回禀娘娘,殿下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