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一下扎针让老妇人瞧着快没气的孙子醒来,那就比他们去镇上瞧的大夫强多了,又还是免费,这等便宜不占白不占。
一时都蜂拥过来。
沈清许又给老妇人的孙子写了一张药方,让人去抓了药就地煎了,这才给其他人看病。
这里面风寒感冒的居多,偶有发热者,症状相差不大的,沈清许便将药方微调了一下,让人煎了药那些人一起喝。
又另写了一张药方,用以防治,让萧锦安的人之后每日熬一锅,给这些难民喝。
至于其余疑难杂症,遇到简单的,沈清许会捏一捏,或者施个针,不是特别严重的,都没有写药方。
一来,这些难民买不起药,二来,他们自己可能也没有在意。
不过,尽管如此,那些被医治完的人还是感叹沈清许的医术好。
“这位女大夫的医术真有一手,这才轻轻用针扎了几下,我就觉得我这肩膀不疼了。”
“我也是,我这腰也感觉松快多了。”
……
众人排队看病时,突然有喧闹声传来。
沈清许抬头,就见四下人散开,是大皇子跟二皇子,不过不同的是,大皇子派来的是手底下的人,施粥搭建的粥棚也十分简陋,那粥,里面米饭都没有几粒。
而二皇子,却是亲自来的,不仅如此,还带了两位大夫来,并且还亲自慰问那些百姓。
有“专业”的大夫来了,沈清许这边自然也就无事了,她也识趣地将位置让出来,让百姓都去那边看病。
“锦安,你怎么也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和难民们说了几句,萧瑾瑜看见萧锦安,目光闪了闪,走过来问到。
“二皇兄,你也来了。我是陪沈姐姐来的,她带我来给难民施粥。”
萧瑾瑜这才看见沈清许,眼里闪过一丝意外。
“原来是沈大小姐,沈大小姐真是慈悲心肠,乐于助人。三弟与沈大小姐,似乎很是投缘?”
这话里夹杂了三分试探,沈清许没接他这话,只是道:
“不过只是力所能及的做些小事罢了,不敢居功,二殿下您瞧,其余各家的夫人小姐也都是施舍了金银来救助这些难民的。”
这话不假,无论是真出于善心还是为了名声,京城的大户人家,尤其是达官贵人,都在此事上出了力。
简单的搭个粥棚施粥,有的人家则是拿出地皮来供难民们歇脚,还有的人家买了厚厚的棉被棉衣,送给这些灾民。
而说到棉被棉衣,就得提杜家了,他们家,算是准备的最全,捐献的也最多的……
那些负责送东西的家丁,不仅搭了粥棚,还一并带来了棉被棉衣,并且,还每个受灾的家庭都发放一串铜钱。
而对每个接受赠与的难民,他们都会说一句,这是杜二小姐的赠予,让他们好好记得杜二小姐的恩德。
难民们接了钱和东西,自然是感恩戴德。
沈清许看着他们东西准备得如此多,给蓝雨使了个眼色。
蓝雨走过去,不一会儿便与一个婆子搭上话。
“这些,都是你们大小姐让你们准备的吗?你们大小姐拿出这么多钱来,不怕把私房钱掏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