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有和马原等人面面相觑。
“马原叔,别把人家当傻子,也别把自己想的太聪明。”
“……”
最终,他们灰溜溜地走了,方向却是村委会……
那里正进行新合同签署会。
一个月后,银川机场。
李水花看着最新出口数据:新加坡120吨,日本80吨,香港60吨。。。。。。
助理小声汇报:“李总,本地市场已经稳定在每斤一块二左右,我们的签约农户都按约交货了。”
“黑名单的呢?”
“大部分都是转让了出去!只有李大有和马栓坚持着,不过西北的市场也很大,他们自己也能销售在这个价。”助理顿了顿。
李水花望向窗外。
跑道上,又一架货机正在滑行,机身上“塞上金菇”的logo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她想起昨天苏宁说的话:“市场是最好的老师,不过学费有点贵。”
“李总,要不要把李大有和马栓他们搞死?”
“不用!以我们现在的规模没必要揪着不放,要不然也就太下作了。”
“李总,你和苏主任就是太心善了。”
“哼!李大有和马栓挣多少钱都没用,因为他们跳下了我们的航空母舰,错失了一个真正逆天改命的机会。”
在闽宁村的田间,马得宝正在给新农户讲解合同条款。
他身后停着崭新的小货车……
这是用最近三个月的收入买的。
更远处,李大有的拖拉机孤零零地停在地头,车上堆着等待廉价处理的蘑菇。
这个曾经最反对“条条框框”的老农,此刻正偷偷朝这边张望,手里攥着一支借来的钢笔。
黄昏降临,黄土高原被染成金色。
水花集团的冷链车队又一次启程,带着契约精神培育出的优质蘑菇,驶向那些愿意为诚信买单的市场。
而在它们身后,深加工基地的地基已经打好,像一块块方正的印章,盖在这片正在学习商业规则的土地上。
……
2001年的春天,银川市土地交易中心人头攒动。
当拍卖师喊出“宗地2001-007号,起价5800万”时,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这个价格对当时的西北城市来说,堪称天价。
“水花集团,6000万。”清脆的女声打破寂静。
所有人都回头看去……
李水花一袭米色套装,举牌的手稳如磐石。
“金辉地产,6200万!”
“水花集团,6500万。”
竞价一路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