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也不含糊,知道不可为,就麻利撂下话拎着东西进了中院。
杨庆有此时才猛然吐出心中的浊气,大口呼吸着。
来京这么多年了,头回觉得空气是如此的香甜。
“这老娘们有病吧!”
人影刚消失,朱婶就啐了一口,不满道:
“东西还指不定是哪来的,就知道瞎嘚瑟。”
“可不。”
三大妈接话道:
“她娘家人我见过,都穷的叮当响,当年东旭结婚时,就来了一个小舅,还一分钱没掏,扣的要死。”
冯婶好奇道:
“很穷?”
“穷。”
三大妈点点头。
“东旭结婚那年,城外也不过才刚分了一年的地,没谁家有余粮,哦对了,她贾张氏的户口也一直在乡下,那会儿倒没少显摆,说我们这些城市户口的邻居们不懂的过日子,什么千好万好,不如家里地好,呸!好个屁,每次她去乡下问家里要粮食,都得打一架,我记得有一次都挠花脸了。”
“我记得,我记得。”
冯婶插嘴道:
“那是我们家搬来的第二年吧!刚开始秋收,她就急不可耐的回了娘家,回来时已经是一周后了,就背了半袋粮食,模样特别惨。”
“哦,是那年啊!”
朱婶也想了起来,失口笑道:
“确实挺惨的,披头散发一身土,袖子还被撕烂了,东旭挺生气,非要找他舅舅算账,结果人还没动身,秦淮如的娘家就送来了两大袋粮食,把贾张氏气的,那一阵没少挑秦淮如的刺儿。”
“所以说啊!她今儿拿回来的东西,绝不可能是娘家人给的,就凭她那性子,在娘家能为下人才怪。”
“谁说不是呢!搞不好和老贾刚走那阵似的,经常偷摸往家拿东西。”
“嘿嘿嘿!真跟当时差不多,被大伙瞅见时,还嘴硬说什么自个买的,借口忒烂。”
“你们说,会是谁这么大方?”
“这上哪知道去,反正不是好人家。”
“相好的呗!老贾在时,可没见她往家拿过东西。”
“可惜了,咱们院这么多人,愣是没一个知道的。”
好家伙,敢情院里人早猜出来了。
原本迷迷瞪瞪的杨庆有闻言立马支起耳朵,想好好听听她们怎么谈论贾张氏的相好。
只可惜,这老三位猜来猜去,也没猜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