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一支商队正急匆匆向昭关而来,这是一支小商队,几十匹骡子背负着三百石盐,只有七八个人,由一名中年人率领,天快黑了,他们显然是怕错过了宿头,急急赶来昭关。
此时昭关还没有关门,十几名江东军士兵在关门前盘查往来路人和行商,当骡队行驶到关门前,立刻被士兵拦住了,“站住!”
一名什长走上前,打量一下骡队问道:“从哪里来,运什么货物?”
“我们是从寿春来,运一点盐,小本生意,请军爷放行。”
说着,中年男子取出一份官引递给什长,这是由寿春官府开出,证明他们所贩运的盐是合法的官盐,事实上,汉末混乱,官盐私盐早已不分,只是有了官引,可以走正式的关隘,少受一点刁难。
什长虽然不怎么识字,但他认识后面盖上的官印,他点点头,“既然有官引,那就少一点过路费,付五十钱。”
商队过关要付钱,这是天下各处的规矩,昭关也不例外,中年人显然也知道,他立刻掏出一把钱,数了六十枚递给什长,什长见他很懂规矩,又是很硬的江夏钱,顿时笑了起来,一挥手,“放行!”
商队很快便进了昭关,却没有急着离去,而是找到了昭关内的一家旅舍,天色马上就要黑了,他们必须在昭关内过夜。
众人卸下货,伙计牵着骡子去喂养了,中年男子走进一间屋子,立刻撕掉了假胡须和假眉毛,露出一张杀气腾腾的脸庞,中年男子正是由臧霸装扮。
第二卷江夏 第913章 合纵连横(上)
入夜,昭关内安静下来,城头上有几名士兵在来回巡视,不到百步长的街道上冷冷清清,只有一家小酒馆内隐隐约约传来酒客们的狂笑声。
臧霸所住的旅舍内更是安静,掌柜和两名伙计都被杀死,尸体抛进了水井里,旅舍已臧霸和七名手下控制。
昭关很小,城墙周长只有四百余步,守军不足百人,城内除了军营和仓库外,还有十几家店铺,所有的店铺都是紧靠城墙而建,而这家旅舍位于西南角,旅舍的头顶上便是巍然矗立的烽燧,臧霸之所以在三家旅舍中选择了这一家,就是看中了旅舍的位置。
他率领几名手下奔进后院,紧靠城墙而立,一株老樟树枝叶茂盛,遮住了他们的身影,臧霸对手下点点头,低声令道:“上!”
三名士兵迅速攀上了樟树,沿着樟树向上攀爬,很快上了城墙,烽燧就在西南角上,分为三层,下面是亭台,可以从中间穿过,第二层是宿房,也就是当值士兵休息之处,最上面一层便是举火台,上面堆满了柴草。
昭关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使用了,士兵们都渐渐丧失了警惕,一般当值士兵不能睡觉,必须彻夜守候,但实际上,五名当值士兵只剩下三人,两人溜去了酒馆,其余三人都呼呼大睡了。
两名身手矫健的曹军士兵借着绳索率先爬上举火台,用铁链锁死了入口,使宿房内的士兵无法爬上举火台,他们招了招手,臧霸便率领其他士兵从亭台下面爬进了宿房,只听几声闷叫,三名士兵便杀死在宿房内。
臧霸率领手下进入了昭关,而他的副将陈器则率大军埋伏在两里外树林内,等候进攻的信号,曹军等到三更时分,就在这时,昭关城头上出现了火光,几名士兵同时发现,喊了起来,“将军,信号来了!”
陈器大喜,随即对一千先锋军令道:“出击!”
一千名曹军士兵冲出树林,向昭关疾奔而去,城头上的巡哨士兵已被臧霸解决,城门大开,曹军士兵毫无阻挡,直接杀进了关门
没有了昭关的报信,沿途的放烽火台都失去了作用,臧霸率领曹军走小路,绕过了沿途的烽火台,直扑历阳县。
历阳县只是一座小县,没有多少驻军,县城紧靠长江,但矿山距离县城还有十里,由一条漕河相连,在平时,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平底船将矿石从矿山运出来,堆放在码头上的货栈里,再由民夫将矿石搬上矿船,运往遥远的荆州,最繁忙时,长江有两千多艘矿船往来于荆州和江东。
而到了冬天,风向转为西北风,没有安装踏轮的矿船则无法逆风而行,矿石也停止了运输,大部分矿船都回了荆州,但也有部分矿船停泊在历阳,等待开春。
张辽得到斥候的情报,在历阳约停泊着四百余艘矿船,都是千石以上矿船,最大一艘船甚至有三千石,此时新年刚过,正是一年中最懒散之时,码头上也没有了民夫,数百艘矿船从码头一直停进了漕河,冷冷清清,除了看守船只的船夫,其它所有人都躲进了县城内,在县城内愉快地度过建安二十一年的正旦。
当一万曹军杀到历阳县时,天色已晚,夜色笼罩在长江和两岸的江畔上,城外万籁俱寂,只有一艘艘矿船庞大的身影,横七竖八停泊在码头上和漕河内。
几艘大船上依稀有灯光透出,那是守船的船夫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兴奋地谈论着女人和各地港口发生的风流韵事,在寂寞的他乡,在酒精的熏蒸下,这些永远都是船夫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全然不知,危险已悄然降临。
臧霸并没有鲁莽从事,他们要完整夺取数百艘大船,并要俘虏会驾船的船夫,臧霸远远凝视着县城和一座座大船,沉思了片刻,对副将陈器道:“我们分兵两路,你可率三千人封锁县城,不准任何人逃出,我则负责夺取船只。”
陈器点点头,一挥手,对三名牙将道:“你们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