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立刻追问“星象密码”的下落,那人却只说密码藏在太阳门的星象图案中,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触摸图案中的星星才能激活。我和师父对视一眼,决定兵分两路——师父留在地下神庙稳定能量,我立刻返回地面,寻找“星象密码”。
我沿着石阶飞速向上跑,刚冲出洞口,就对外面接应的老周和埃娃大喊:“快,太阳门的星象图案里有‘星象密码’,需要按照特定顺序触摸星星,否则地下神庙就要坍塌了!”
埃娃立刻拿出太阳门的星象图,指着图案中的星星说:“根据艾马拉人的传说,‘星象密码’对应的是蒂华纳科文明崇拜的五大星座,按照‘太阳、月亮、金星、火星、木星’的顺序触摸,就能激活密码。”
我们立刻来到太阳门的正面,按照埃娃所说的顺序,依次触摸门楣上对应的星星图案。当我触摸到最后一颗“木星”图案时,太阳门突然发出一阵强烈的蓝光,蓝光顺着地面的裂缝传入地下神庙。很快,老周的对讲机里传来师父的声音:“能量稳定了!水晶球的光芒恢复正常了!”
我们都松了口气,立刻返回地下神庙。主殿的震动已经停止,水晶球的光芒变得柔和,蓝色液体也不再渗出。师父正围着石台,仔细观察着水晶球:“‘星核能量’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它不仅能与星象沟通,还能影响地球的磁场,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将被制服的四个人交给当地警方,通过审讯得知,他们是“文明重构会”的残余势力,受一个代号为“星使”的人指挥,前来提取“星核能量”,用于启动一个名为“星空之门”的装置,据说这个装置能打开通往外星文明的通道。而且,他们还提到,“星使”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其他与“星空”相关的古代文明遗址,试图收集更多的“星核能量”。
“看来‘文明重构会’的阴谋还没有结束,”老周皱着眉头,“我们必须尽快通知联盟总部,加强对全球古代文明遗址的保护,尤其是与星象相关的遗址。”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协助埃娃和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对地下神庙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并在太阳门和地下神庙周围安装了最先进的安保系统和能量监测设备,确保“星核能量”不会再被人觊觎。埃娃看着修复好的地下神庙,感激地说:“谢谢你们,是你们保护了蒂华纳科文明的瑰宝,也保护了我们艾马拉人的信仰。”
在离开蒂华纳科遗址的前一天,我们站在太阳门旁,看着夕阳下的遗址,远处的安第斯山脉被染成了金色,与地下神庙中水晶球的光芒交相辉映。埃娃送给我们一本用艾马拉文撰写的《星象秘典》,里面记载了蒂华纳科文明对星象的研究和“星核能量”的秘密:“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们,阻止那些破坏文明遗产的人。”
我们的下一站是英国的巨石阵遗址。联盟总部传来消息,巨石阵附近最近出现了异常的能量波动,而且有目击者看到穿着黑色斗篷的人在夜间活动,怀疑是“星使”的手下在试图提取巨石阵的“星象能量”。
飞机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时,正值清晨。我们立刻驱车前往巨石阵,沿途的乡村风景如画,但我们没有心情欣赏,心里都在担心巨石阵的安全。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由几十块巨大的蓝砂岩组成,排列成圆形,据考证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关于它的用途,至今仍是一个谜。
当地考古学家托马斯早已在巨石阵遗址门口等候,他的脸色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凝重:“昨天夜里,巨石阵中的几块巨石突然发生了位移,位移的方向与星象的位置完全一致,而且巨石周围的地面上,也出现了与蒂华纳科遗址相似的蓝色液体痕迹。”
我们跟着托马斯走进巨石阵,只见几块巨大的蓝砂岩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地面上有明显的拖拽痕迹,痕迹旁边散落着一些蓝色的液体。老周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剧烈跳动,源头正指向巨石阵的中心位置。
“‘星使’的目标是巨石阵中心的‘能量核心’,”师父指着巨石阵的中心,“根据史料记载,巨石阵的中心曾经有一块名为‘太阳石’的神秘石头,能吸收和释放星象能量,后来不知去向。‘星使’很可能是想通过移动巨石,找到‘太阳石’的下落。”
我们在巨石阵周围展开了细致的搜索,终于在一块巨石的底部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洞口。洞口很小,只能容一个人爬行通过,洞口周围的泥土上留着新鲜的脚印,还有蓝色的液体痕迹。
“我进去探查,你们在外面接应,”我拿起手电筒,钻进洞口。洞口内部很狭窄,只能匍匐前进,泥土中混杂着蓝色的液体,散发出淡淡的能量气息。爬了大约十米,洞口突然变得宽敞,前方出现了一个圆形的石室。
石室的中央有一个石盒,石盒里放着一块拳头大小的黄色石头,石头表面刻着星象图案,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太阳石”!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正蹲在石盒旁,手里拿着仪器,试图提取“太阳石”的能量。
“‘星使’?”我开口问道。那人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张苍白的脸,眼睛里没有任何神采,仿佛被某种能量控制:“你们阻止不了我,‘星空之门’很快就要打开了,到时候,人类文明将迎来新的纪元!”
说完,他突然按下仪器的按钮,“太阳石”的光芒瞬间变得强烈,石室的墙壁开始震动,蓝色的液体从裂缝中渗出。我立刻冲上去,想要夺过仪器,却被他一把推开。我们扭打在一起,仪器掉在了地上,摔成了碎片。
“太阳石”的光芒渐渐减弱,但石室的震动并没有停止。我知道,必须尽快将“太阳石”带回地面,否则石室随时可能坍塌。我抱起石盒,转身就往洞口跑,刚爬到洞口,就看到老周和师父正在外面接应。
我们将“太阳石”交给托马斯,托马斯激动地说:“‘太阳石’失踪了近千年,没想到今天竟然能重新找到它!有了它,我们就能解开巨石阵的诸多谜团,也能更好地保护这里的能量平衡。”
然而,我们知道,“星使”虽然暂时撤退,但他肯定还会继续寻找其他与星象相关的文明遗址。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又先后前往了埃及的阿布辛贝神庙、印度的科纳克太阳神庙等与星象相关的遗址,协助当地文物保护部门,阻止了“星使”手下的多次袭击,保护了多处珍贵的文明遗产。
在一次与“星使”手下的搏斗中,我们缴获了一份加密文件,经过联盟技术部门的破解,我们得知“星使”的最终目标是位于南极洲的一座远古文明遗址,那里藏着“星空之门”的核心装置,只要集齐所有“星核能量”,就能打开“星空之门”。
“我们必须立刻前往南极洲,”我看着解密后的文件,“这是我们阻止‘星使’的最后机会,绝不能让他打开‘星空之门’。”
老周立刻联系联盟总部,调配了最先进的破冰船和极地科考装备。师父则在研究文件中的遗址地图,地图上标注的遗址位置位于南极洲的玛丽伯德地,那里是南极最偏远、最寒冷的地区之一,至今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痕迹。
几天后,我们乘坐破冰船,朝着南极洲的方向驶去。船窗外的海面渐渐被冰层覆盖,远处的冰山在阳光下泛着蓝色的光芒,美丽而又危险。师父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的冰山,若有所思地说:“根据文件记载,这座远古文明遗址比我们已知的任何文明都要古老,很可能是外星文明留下的遗迹。如果‘星使’真的打开了‘星空之门’,不知道会给地球带来什么灾难。”
我握紧了手里的“太阳石”,石头表面传来一丝温暖的能量,仿佛在给予我们力量。我知道,前方的挑战会更加艰巨,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破冰船在冰海中行驶了十天,终于抵达了玛丽伯德地。这里的气温低至零下六十摄氏度,狂风呼啸,能见度不足十米。我们穿上厚厚的极地科考服,乘坐雪地摩托,朝着遗址地图标注的位置驶去。
行驶了大约两个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遗址的轮廓——一座巨大的圆形建筑,一半埋在冰层下,一半暴露在风雪中,建筑的表面刻着与蒂华纳科遗址相似的星象符号,在风雪中散发着微弱的蓝色光芒。
“这就是‘星空之门’的核心装置,”老周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达到了顶峰,“‘星使’应该已经在这里了。”
我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建筑,建筑的入口处有两个巨大的石柱,石柱上刻着复杂的符号。就在我们准备进入建筑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你们终于来了,我等你们很久了。”
我们转过身,只见“星使”站在不远处的雪地里,手里拿着一个能量提取器,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星核能量’已经集齐,‘星空之门’很快就要打开,你们谁也阻止不了,”“星使”的脸上露出一丝疯狂的笑容,“今天,我将带领人类走向新的文明!”
说完,他转身走进建筑。我们立刻追了上去,刚进入建筑,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圆形装置,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蓝色的能量漩涡,周围放着六个能量核心,其中五个已经被激活,只剩下“太阳石”还没有放入。
“星使”正准备将“星核能量”导入装置,我们立刻冲上去,与他的手下展开了搏斗。建筑内的空间狭小,风雪从入口处灌入,能见度很低,战斗异常艰难。但我们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绝不能退缩。
经过半个小时的激战,我们终于制服了“星使”的手下,但“星使”已经将五个能量核心的能量导入了装置,蓝色的能量漩涡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建筑开始剧烈震动,冰层不断从顶部掉落。
“快,用‘太阳石’中和能量!”师父大喊道。我立刻将“太阳石”放入装置的凹槽中,“太阳石”瞬间爆发出强烈的黄色光芒,与蓝色的能量漩涡相互碰撞。两种能量在空中交织,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整个建筑的震动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