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强续前缘 独根草 > 第57部分(第1页)

第57部分(第1页)

薛池一怔,心想有什么误会呢?她曾问过萧虎嗣,知道曹太后确实干了不光彩的事啊。何况回来后听说密江上当时是有人故意开闸放水的,这幕后之人八成也是曹太后,她也算是在曹太后手里逃过一命呢。

要不是看曹太后针对的不是她,而且看在小皇帝的份上,她倒要记仇了——呃,为着时谨,她已经记恨曹太后了好不好,不过现在和时谨闹翻了,就不跟他同仇敌忾了。

她这怀疑、疑惑、不悦的神情就显露出来了,曹太后不免看得心中一紧。

薛池便对小皇帝尴尬一笑。

小皇帝目光清明,安慰她道:“表姐不要听母后言语,母后是想多了。王叔在朝堂上从未为难于朕,但有严厉之处,也是为了教导朕。”

薛池舒了口气的样子:“是呢,我又不懂这些。而且他也不是个听劝的。”说到这里,不免想起她要遣走檀心时谨冷然的样子,心中不郁,面上就带了出来。

太后看得目光一动,眼中隐有阴郁。

**

薛池一边几日都赶着时谨在上朝的时候早早的出门去,在外头逛街购物吃席面听书。到了第五日上头,门房上的婆子结结巴巴的拦住了她:“大姑娘,您这,您这就别出去了吧?”

薛池没说话。

婆子觑着她:“这都好几天,让摄政王殿下……扑空了。”

薛池看她一眼:“你急什么,你也没这职责把我锁家里,总不至于找你的不是。”

说着脚一抬就往外走去。青书、重紫两个绿着脸,只得跟在她后头。

门房婆子尔康手的望着她的背影:不要啊!!每次那个叫素心的丫头上来问话,她都觉得压力山大,被那丫头用死狗一样的眼神一看,只得和那丫头对着流冷汗,短短几天人都虚了啊!

第87章 离不得

薛池一副上不管天,下不管地的样子出了门。

青书、重紫两个看着心里好方,想多叫几个人跟着吧,姑娘连她们俩个都要赶走。现在满府上下,谁还拗得过姑娘呀!

两人一路跟着薛池到了大顺斋。薛池一进门,里头专门来迎女客的掌柜娘子就迎了上来:“融姑娘来啦,快上面请。”

薛池跟着她到了这几日用惯的雅间,也不看菜牌,只对她道:“你们这三百零八道名菜我尝过多少道了?捡我没尝过的今日再上八道。”

掌柜娘子笑眯眯的道:“姑娘您已经品尝过了78道菜品。”一边说着,一边利索的替薛池斟茶:“您坐坐,菜马上来。”

这大顺斋是平城有名的酒楼,每道菜都贵得像用银子做的。

人说他家将大江南北的各色名菜全都网罗于此,共有三百零八道,甚少有人都吃全过。

薛池就不信这邪,她现在有钱,任性!要来挑战纪录!每日来用两顿,每顿上八道菜,早晚要给她吃全乎了。

在这等菜的功夫,青书又去常中给薛池叫来了她喜欢的女先生蔡娘子来说书。

蔡娘子三十五岁上下,穿身靛蓝碎花的通袖袄子,下头一条褚色棉裙,两样都洗得泛白了,好在收拾得还算干净。

薛池挺喜欢听她说书,觉得比唱得一咏三叹的戏曲要好听,至少容易听懂不是?

“蔡娘子,坐,昨儿说到那了?”

蔡娘子左手一块手帕,右手一副响板,笑着在一边的圆凳上侧着身坐下,恭敬的道:“姑娘,昨儿说到《世情录》第三十七回‘周公西京遇佳偶’,今儿要说第三十八回‘钱塘上董昌发迹’。”

这《世情录》实际并不是一个整体的故事,而是由许多民间搜集的小故事集结成册的,每一回都是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内容非常杂,关于公案、男女情、友情、鬼怪等等应有尽有。有些一听就是瞎编的,但架不住它脑洞大,听得人直乐呵。有些一听就觉得是真人真事真风味。言语虽然粗俗不讲究,但其实满满都是民间世情,仔细来听也颇有意思。

蔡娘子响板一打,就开始说起书来:“话说董昌其人,表字元兴,小名福哥,乃泰郡燕山人氏……”

话说这古代说书,若有人后头做出些成绩,就必要在他幼年时安排些天象的,就比如这董昌,后头一路做到肃王,那这说书人就给他还在娘肚子里时安排了天象,例如他娘睡到半夜满室红光啦,家人总是不经意见到蛟龙从梁上游走,定睛一看又不见啦,等等。

总之听得薛池心里狂吐槽,乐不可支。

她说了一个章回,菜也上来了。

薛池坐的大桌上摆了八道名菜,一旁的小桌上也上了一桌菜,只是瞧着不甚精致,这是请薛池身边的婢女用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