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金鞭无敌 免费阅读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上官肜一听,不禁心头一震;他早就听到过这个名字,此人是莲峰山碧云古刹的主持,是蒙古境内有名的高僧;传说伽林海牙练过〃达摩易筋经〃和〃混元一气功〃,博采众家之长,融为独家的〃金刚禅练术〃,浑身好像铁骨钢筋,有超越金钟罩、铁布衫之功,刀枪休想入身。

当时河南少林寺被看做正宗武术的发祥地,流传有唐皇李世民为了平定自称郑皇的王世充谋反,请少林武僧协助参战,终于生擒王世则,逼降王世充的故事。南宋末年,少林寺的昙云和尚曾被奉为天下笫一武师,伽林海牙很不服气,专诚赶到少林寺找昙云和尚以武会友,当时的伽林海牙还不是出家人,他与昙云约定,若败于昙云之手,则拜昙云为师,若胜过昙云,那么昙云必须让他进内观赏被少林寺历代认为秘诀所在的白衣殿,因为白衣殿内有全套的罗汉拳要诀壁画,供心领神会者自己去揣摩学习。

昙云很喜欢这个肯学肯钻又不畏高手的年轻人,他俩各取一杆细竹竿对阵,昙云立了个左弓右冲的步法,伽林海牙立即摆出个左虚右拨的招势,来个针峰相对,一交上手,伽林海牙的竹竿就紧紧粘在昙云的竹竿上,使昙云一时难分难解。昙云看出对方是个高手,陡然起了爱才之心;于是不愿和伽林海牙拼斗下去,有意让了一着棋,这时伽林海牙的竹竿耍了个〃拨云晃日〃,想把昙云连人带竹竿一起挑到少林寺大殿的垂脊上,昙云也不示弱,反手一个〃蛟龙入海〃,飞掷下来的竹竿竟插入青石板里有半尺光景。

从此;两人结为朋友,昙云把伽林海牙引进白衣殿,墙上有〃文殊骑青狮〃、〃普贤跨白象〃,〃降龙〃、〃伏虎〃等等画像,还有一整套的〃罗汉拳经〃图解,描绘精巧,神态逼真,画着武僧们操练和对阵的形状。伽林海牙为了仔细学习;就出家于少林寺,前后一十八年,尽得少林真传。

上官彤弄不明白的是,这个素负高僧之名的蒙古人怎么会赶来帮助林霄汉?他又怎么成了林霄汉的师叔呢?面对这个劲敌;天南怪叟的笑声里自然少了一点儿讥讪和诙谐的味儿。

其实,伽林海牙是被龙髯白头翁祝三孟骗来的,祝三孟被邀离家以后,绕道莲花峰,因为伽林海牙是他师父的好朋友,祝三孟早已摸透伽林海牙酷爱武术的个性,即使已经到了八十多岁的高龄,还是那么兴致勃勃,祝三孟把上天峰的元宵约会,说成是聚会天下有名的拳师剑客,以武会友,共探武术,但四面八方的来客中,难免会有几个林霄汉的仇家,因为仰慕伽林海牙的威名,特来相邀,请他前去做个镇山的台柱,以便消仇灭祸,化敌为友。伽林海牙被他说动了,就和祝三孟一齐赶到上天峰。林霄汉一见,大喜过望,恭敬地尊他为师叔,这个情节,上官彤自然不会知道的。

林霄汉照样摆酒设宴,其排场远远胜过上次宴请上官彤,煎、炒、烹、炸、爆、熬、炖,甚至还有青松针熏全牛和全羊,就是把宰后的牛羊脱毛洗净,用铁杆穿透,一面转动铁杆,一面用青松针燃火薰烤,一面熏烤,一面在牛羊身上一层一层地涂油抹酱,直到喷香烤熟为止,食用时切成一片片,盛在大盆里,送上席间。这种肉吃起来鲜嫩酥脆,肉香四溢,其味无穷。伽林海牙虽是出家人,但他从来不忌酒肉荤腥,酒量之大,胃口之好,令人叹为观止。

酒宴已罢,日已偏西,林霄汉领着众人来到厅后的一块大空场,东西各有一座对称的观赏厅,修整得十分讲究,空场上埋着许多露出地面五尺光景的木桩,这就是今天要在上面比武的梅花桩。梅花桩是按五行八卦图式排列的,蹿、跳、蹦、纵、跃、腾、进、退,都要合乎一定的步法,倘若没有达到娴熟的程度,轻易是上不得的,只要稍一疏忽,一脚踏空,摔下桩去,不死也得落个重伤。

众人都在两旁观赏厅内坐定以后,林霄汉站起身来,冲着对方拱拱手说:〃众位英雄,林某何能何德,居然劳驾诸君不惜长途跋涉来到此地,今天我们在梅花桩上比武,主要宗旨是交流南北各派的功夫,发扬我国的武术,以武会友,至于有人与我林某之间的疙瘩,均和其余各方英雄无涉,常言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到时摆出公理,自有公论,我林某若礼亏则赔礼,欠债当还债,有冤者偿命,但愿今日除和林某有仇者外,切望大家不要在上天峰的梅花桩上流血才好。因此,请问各位,以何种比法为好?〃

林霄汉这儿句开场白,是经过斟酌的,按照他的意愿,确也不愿武林中再发生大规模的械斗,但是对于这伙人,为了一个晚节不保的解弓弦,竟来上天峰兴师问罪,确感恼火,他到现在还认定,真理在他手中!就算有人来揭他过去肮脏的老底,他现在也是光明磊落的。就武功而论,如今有伽林海牙和尚当后台,也可无所畏惧了。因而,他感到心底踏实,就说了这么几句不软不硬的开场白。

林霄汉的话音刚落,俞姑就一声冷笑,上官彤赶紧向她示意:〃别忙,暂时还要引而不发。〃随即站起身来,也拱了拱手说:〃林庄主的话说得很对,冤有头,债有主;各人肚里自有各人念的一本经,也有各人自己的一本账。

我上官彤长了这一把年纪,从来就不喜欢对人家赶尽杀绝,也从来不愿使人无故流血,难道鞑子杀我们汉人的血流得不够,还要自相残杀吗?但是对于那些认贼为友的民族贼类,一味干着丧天害理勾当的无耻之徒,那可就得另当别论了。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恶人恶报,天理昭彰,害人者终将害己。林庄主,你说我的话对不对?对于今天的比武,咱们不妨来个约法三章,林庄主,你意如何?〃

林霄汉说:〃好,听凭上官老英雄的吩咐就是。〃

上官彤忙不迭地摇手:〃林庄主是主人,哪有客人立下约法,要主人遵守的道理!〃

林霄汉点点头说:〃既然老英雄如此谦逊,那就恕我先说了。我意第一条是,凡比武会友者,均须以道义为重,不得无故把对手致伤致残!第二条是,比武要光明磊落,不得以暗器伤人。第三条是,一人对一人,对方甘愿服输者,决不许赶尽杀绝。此三条,不知众位意下如何?〃

上官形说:〃好哇!凡是以武会友者,均从此例;请林庄主择能人登台吧!〃

上天峰方面,首先上场的是钴天鹞子朱崇义。青雁柳荫崖正想起身上场,姬澄拦住他说:〃哥,你等会儿去对付姓林的老儿,这个让我来接手吧!〃

姬澄正要飞身而上,上官彤已经认出站在梅花桩上的就是上次自己拳击疯牛时遇到的那个人,他轻声叮咛姬澄:〃这小子为人很正派,你务必手下留情。〃

姬澄点点头应了声:〃嗯!〃姬澄飞身登上梅花桩。

朱崇义刚才从两个和姬澄交过手的同伙那里得知,此人就是鹰眼神弹子姬澄,长鞭使得神出鬼没,也不敢轻敌。两人照例敷衍客套几句,接着抱拳各说一个〃请〃字,就左右跳开,朱崇义抢先一步,踏中宫,进洪门,鬼头刀虚晃一下,然后一招〃玉带围腰〃,向姬澄的左肋砍去,姬澄因为有上官彤的关照在先,决定让他三招,所以抽身倒退到身后的第三根梅花桩上。朱崇义一声〃承让〃,鬼头刀对准姬澄,从头到小腹〃刷刷刷〃接连三刀,姬澄见刀光耀恨,动作猛速,知道此人刀法娴熟,说声:〃来得好!〃立即似风散云烟一般,避了过去。

朱崇义见两招落空,领略到姬澄的身手果然不凡,他突然往后倒退一桩,把鬼头刀一翻,刀背朝前方,身子往后一跃,鬼头刀自上削下,眼看刀背要接近对方时,猛古丁身子一落,再来个自下而上的一挑,鬼头刀已挑近姬澄的胯下,姬澄心中暗暗佩服,对方的刀法确是变幻莫测,他让过三招,就一鞭连一鞭地劈、绕、抽、拉、旋、盘、捆,按照七个字的要诀,声东击西,使出了四十九路的小周天鞭法。起初,朱崇义在应付的同时,还能乘隙还手进刀,后来就不行了,越来越感到应接不暇,姬澄的长鞭真有夺天地造化之妙,长鞭明明是软的,有时却又像一杆长枪般地直挺,把朱崇义严实地封锁在门户之外,短短的一把鬼头刀,简直没有进招用武之地。这种战法,名为〃船外波浪滔天,船内安如泰山〃,长鞭在鞭梢所及的范围,闹了个天翻地覆。朱崇义心慌了,想使袖箭取胜,可又不被允许,他赶紧后退两步,猫着腰,寻找脱身的机会。

姬澄的长鞭正使在兴头上,间不容发地使出了三绝招:一招〃神龙现首不现尾〃,二招〃周处入水斩蛟龙〃,三招〃黄龙飞渡南天门〃。这三鞭好像是分开的,却又相互呼应,虚实相随,令人莫测其玄。这三鞭在他那路花哨的鞭法中,宛如一簇美丽的花丛里突然飞出几只刺人的黄蜂,使赏花者躲闪不及。朱崇义正猫着腰,鞭梢已到脚边,他想提起脚来让鞭,可己无法办到,蹲着的人想要不偏不歪地抬起一只脚,谈何容易!朱崇义的脚勉强一动,就感到站不稳了,他想直起身来;左右平衡一下,又怕被鞭子击中,这下可苦了朱崇义;眼看就要倒下梅花桩去了。这时候,姬澄的长鞭只要随便一扫,朱崇义准会掉下梅花桩。

但姬澄没有那样做,相反的,他用长鞭把正要倒下去的朱崇义拦腰绕住,说了声:〃朱兄,你要站稳了!〃等朱崇义身体平稳后,他才把鞭子撒回,笑吟吟的,一动不动地站在朱崇义的对面。

姬澄这种大度的行动,不仅符合上官彤的心意,也在对方营垒里引起了反响。特别是伽林海牙,情不自禁地捋须称赞:〃以武会友,好一个仁慈的小伙子!可嘉可嘉!〃

朱崇义本来在闭目待毙,想不到姬澄有此举动,他虽然惭愧得满险通红,内心却感激不尽。他冲着姬澄一抱拳:〃承你手下留情,朱某铭感五中,后会有期,异日有缘必当图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