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机关里怎么混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国家近百万的工资,你算下这个帐?”老妈本来话就多,今天这个机会看来是等了好久了,说得又快又严厉。

“说哪里去了哦?我从不占小便宜”薛冰连连点头称是,

“大便宜更不能占。那些大贪官,占大便宜把脑袋都弄掉了,要那些钱来做什么?老婆孩子怎么办呢?”老妈有些急了,

“大便宜我是不敢占。再说,我多大一个官啊?有好大个权啊?市长是九品芝麻官,你算我多少品?你想那么多,想到哪里去了?”薛冰笑着说,

薛冰老妈是非常能干的一个人,也是最要面子。年轻时当过民办教师,后来当大队会计,还兼赤脚医生。公道正派,乐于助人,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薛冰见过,人们对他老妈都尊称“国英大姐”,以跟她接交为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薛冰几个从乡里进城里读书,老妈也“农转非”跟随父亲进了城。

一大家人吃饭说话,薛冰的老爸是从来不搭腔的,你说你的,他端着饭碗到客厅看新闻了。

很自然地,林惠她们几个女的又开始衣服长衣服短地聊上了,薛冰他们几个男的习惯了那几个,一打开话匝子就叽叽喳喳说上半天,也不搭言,悠闲地慢慢地喝酒。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二章  凋零乡村

在暂时安抚了部分牢骚满腹的职工后,郑局王培德薛冰带上相关科室负责人,重新踏上了下乡调研之路。

滨江近几年发展速度加快,主要在工业。

市委市政府年年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引进的几个大项目陆续上马,为滨江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这样一来,滨江的GDP上去了,财政收入也提高了不少,市委市政府领导里子面子都挣到了。

但是,滨江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市,它的农业人口占80%,农业也占了全市GDP的三分之一。只是,已经没有人真正重视这一块了,广大农村正在快速地凋敝下去。即使中央每一年的第一号文件,一定是关于农村、农业、农民所谓“三农”问题的。

理由很简单,对政府而言,在贫瘠的庄稼地里长不出GDP和财政收入,对老百姓而言,长不出的是大叠大叠的人民币。

这一天,薛冰他们走了三个乡镇。

所到之处,就找乡镇领导、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座谈。也到几个村社去看了看。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寻找好的工作思路。

在滨江农村,村社道路还没有硬化。住房,除了少数外出打工找了钱的拿回来,修了那么几栋,多数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

人口在急剧地减少,一个村,一个社,几乎所有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其中一部分还是举家迁走的。平时里,乡镇场上,只有政府的十几二十几号人在那晃悠。其他零零星星看到的人,老的老,少的少。乡镇一个市上下来任职的薛冰哥们私下对他说,不收皇粮国税后,政府的人都没啥事干了。就是敏感时期抓稳定,这留下的“613899”部队,他也干不出个啥名堂出来。

“613899”部队,说的是61儿童,38妇女,99老人。

薛冰老家在后山,那里更厉害。

他们那个社,二百多户人家,留守的只有三十多户,当然青壮年也外出了。有一个二十多户的大院子,现在只剩下一户人家,两个老人孤零零地在那儿守着。冷冷清清的境况,跟薛冰印象中小时候闹闹热热的情景,恍如隔世。那时候,一到午饭或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锅碗瓢盆声响在一起。薛冰和他的小伙伴们,或围在地坝里弹珠子,或制作个蜘蛛网捉蜻蜓,或者就学着电影里冲啊杀的。多好的童年时光啊!

现在,人都走的差不多了,这庄稼谁来种呢?

年年都在提倡搞大农业,搞特色农业经济。但折腾来折腾去,结果还是大同小异。虽然吃饭的问题是解决了,怎么富起来呢?土地里看来是刨不出金圪垯了,答案就只有一个:外出打工。

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薛冰想起几年前,某省有个乡镇党委书记给总理写了一封信,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他在信中大声疾呼:农村很穷农民很苦农业很危险。几年过去了,情况不但没有改观,而且不可逆转地,农村继续凋零下去。

农业系统内,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能弱化,机构精简,人员分流。由于多数人员都是事业性质,还有企业人员,改来改去,元气大伤,这一块更趋边缘化了。

推辞不了,晚饭就在后坪乡吃。

薛冰他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一路上大家看到农村现在的样子,都是感慨万端,一付忧心国是的样子。等到一上了饭桌,全都忘到脑后,看不到半点愁眉苦脸的样子了。

“郑局长,你到农业局后,是第一次到我们后坪乡来。今天,能在这儿吃饭,是你们看得起我们后坪乡。来,我们敬郑局一行一杯”刘乡长双手端起酒杯,从郑局开始,一个个碰过来,

“谢谢刘乡长,给你们添麻烦了”郑局客气,

“我们这边远乡镇条件差,没啥好菜,将就”刘乡长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