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小楼一夜听风雨文案 > 第22部分(第1页)

第22部分(第1页)

,小九和小十对皇父素来敬畏,对这个哥哥们常常提起的小母妃反倒更亲近,故悄悄溜去坐在她身边,仰起小脸对她狡黠的笑了笑。众人绕成圆圈团团坐定,鼓声响起;用粉红丝绢扎成的牡丹花束在手上传开来。几个年幼的阿哥格格被紫晶领去坐在一旁乖乖吃小点心,眼睛随着越传越快的花束骨碌碌的转动。

绢花在四阿哥手里,鼓声停了。

皇帝微笑着说:“胤禛,你是做诗啊还是听我一个要求?”

四阿哥站起身来,说:“皇阿玛,无论皇阿玛的要求是什么,儿子都会遵从,只是儿子想要作一首诗请您指正,也看一看儿子的诗文可有进步。”

“好,你且念来听听。”

“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岸桃花半带羞。三纸无驴难遂意,四郊多垒斥方遒。

五陵豪气摇地动,六道轮回信天游。七阵齐来驱虎豹,八音锣鼓颂千秋。”

皇帝笑着点点头,很是欣喜:“嗯,着实进益了。七阵齐来驱虎豹,八音锣鼓颂千秋。嗯,不错,有气魄。梁九功,赏他端砚一方。”

四阿哥拱拱手,平静的说:“谢皇阿玛赏。”

鼓声续响,李德全卖力的点着鼓槌,眼神却不时瞟向皇帝。皇帝眼睑微合,似在沉思,手指和着鼓点在桌上无意识的轻轻叩动。当传至悠然手中时,鼓声停了。

皇帝这才睁开眼睛,温声问:“你是要做诗,还是听我的吩咐?”

悠然已是许久不曾见过皇帝,还停留在慈宁宫承欢于太皇太后膝下的印象当中,闻言不由得抬头望了望他,眼前的这个人头戴红珊瑚结顶的明黄缎帽,身着黑底绣金龙宁缎袍子,一张清峻的脸,剑眉星目,面容温和藏不住久居上位的尊贵威严,直到此刻方觉得:这个人是掌握全天下的九五至尊!

一念及此,眼光不由得移往别处,轻声答道:“悠然还是做诗罢。”

皇帝慢慢转着翠玉扳指,沉吟片刻,这才缓缓道:“那你吟来听听。”

“一卷丹青□飞,俩俩相忘秋意悲。三生难识红尘梦,四季如歌释心扉。五湖之中有亲朋,六载奔寻离塞北。七弦悠悠觅芳迹,八百迢途北雁归。”声音清冷,如金石碎玉四散。她吟得不急不徐,却难掩郁色。

荣宪听到最后一句忍不住看向她,心中酸涩难忍,泪意涌上来时,小九和小十天真无邪,只觉得好听,笑嘻嘻拍起掌来,荣宪一惊,生生把眼泪憋回去,暗自苦笑,这俩小家伙倒是解了我的围了。

皇帝面色不改,淡淡道:“不错。赏。”

梁九功久在御前当差,还不曾遇到皇帝说赏却不说赏什么,正在发愁呢,李德全向他递了眼色,阻了他将要出口的询问,只得暂时记了,回头再琢磨。

鼓声续响,绢花在众人手中转了一圈儿,还未停下的意思,花儿越传越急,至文婉手里时,她故意缓了一缓,鼓动声停了。她站起身来,向皇帝娇柔的福了一礼,缓缓吟道:“一管轻笛凭章台,二情既许何徘徊。三变说尽风月事,四时却闻宋玉哀。五柳南山真隐逸,六书犹显先贤才。七夕梦里鹊桥会,八月幽桂遣香来。”

吟咏完毕,席上众人神色不一。诗是好诗,只是当中有“风月”二字,又提及柳永柳三变,虽是香艳绮丽,以她身份吟出却是有些失礼。文婉尤未察觉,站在位上静等皇帝品评。

气氛越来越压抑。皇帝自顾自喝茶,面色平静,良久,才开口道:“你们觉得这诗如何啊?”

几位阿哥格格哪敢说什么,只是低头不语,生怕被皇帝点了名去。悠然正慢条斯理的剥粟子递给小九,小十拉拉她的衣袖,示意她抬头,发现皇帝眼光移来,眼里不知是火焰,还是冰霜,定定的看着自己。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对这样奇怪的注视有些不解,想了想,嗯,定是要我点评文婉的律诗了。于是坐在位置上,回了他一个微笑,说:“很好的诗啊!五柳南山真隐逸,六书犹显先贤才。这两句尤其好。”

李德全见皇帝的扳指越转越快,暗道不好,皇帝生气了。缩了缩脖子,又不知该埋怨谁,只得屏气侍立一旁,不敢作声,恨不得自己学会了隐身之术。

皇帝又盯着悠然看了许久,竟又缓缓喝起茶来。文婉笑得已有些僵硬,未得皇帝允许又不敢坐了,也顾不得花盆底硌得脚生疼,只得勉力站着,脸色已有些发白。悠然的位置有些树影遮挡,答过话后想是再无人注意,接着剥粟子递给小九小十。

又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皇帝终于发话,语气平平,听不出喜怒:“赏。”

文婉大是得意,连忙施礼谢恩:“臣妾谢皇上赏赐。”

皇帝停了停,问:“你想要什么?”

文婉更是狂喜,娇声说:“皇上,臣妾有上天垂怜,方得机会进宫侍奉皇上。如今文婉什么也不缺,只想,请皇上去延禧宫坐坐,喝杯清茶。”说到最后已是娇羞无限。

皇帝“哦”了一声,吩咐道:“传谕,明晚传膳延禧宫。”眼光漫不经心扫过树影处,加了一句:“宣文贵人侍寝。”站起身来扬长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