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十年踪迹十年心君子论迹不论心 > 第72部分(第1页)

第72部分(第1页)

药效果真不错,只这么一小会儿我便觉得全身微汗,通畅无比。示意胤禛起身,我撑着双手试着站了起来。身体还是有些无力,我小小地踉跄了一步,胤禛慌忙上来扶我,被我一下甩开。

我又走了几步,已经无碍,便自顾自地走到一边的盆架上扭了毛巾浸水洗了洗脸。又自己整齐穿好搁在床头的一套女式外衣,简单梳了个发式,这才一屁股坐在一把椅子上,右嘴角上扬对在一边看着我呆怔的胤禛笑道:“之前民女失态,冲撞了龙颜,还望皇上恕罪。只是不知皇上今后有何打算?”

胤禛苦笑了笑,还是低声道:“甄儿的事……你现在不愿的话可以等以后。但是,你可不可以留下来?”

“留下来?我留下来做什么?”我涩然一笑:“这宫里可有我的半分立足之处?赫舍里?未名已经死了,沈未名也服毒自尽。难不成再冒出一个赵未名、李未名么?还是说,继续当我的魏公公,皇上身边的红人儿?你能给我什么,我又能得到什么?”

胤禛被我问住,片刻,才嘶哑着声音道:“是了。我以为我得到了天下,就可以保护所有人。可是十三弟的腿再也好不了了,无论我给他多高的爵位,多尊贵的身份。而你,我竟然还是什么都给不了你。当初我可以尽我所有的给你们一切,但是却不得不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威胁;现在我终于可以让任何人也不能伤你们半分,但是却已经什么也给不了你们了。你说得对,我就是一个混蛋,一个自以为是的混蛋,一个自欺欺人的混蛋!”他说到愧疚深处,右手一拳狠狠砸在床沿上,白色的纱布竟渗出丝丝血迹。

我叹了口气,我们都是任命运摆布的棋子,谁对谁错,现在谁又分辨得清呢。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只是身心俱疲。不想再为谁为什么再徒增伤心,不如干脆将自己的心紧紧封在一个铁皮盒子里,天下太平。

“我可以留下来,但不是在这紫禁城,而是在圆明园。那里人丁不多,也不大可能有认识我的。甄儿也可以和你相认,但她不能随你入宫。此外,我想在圆明园中挑一块地方依我的设计而建。我还需要得到你的信物,可以自由出入宫中,可以不拜后宫中除了那拉氏外的任何人。还有,没有我的允许,你不许碰我。最后,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这件事我还没有想好,等到我考虑好了,再告诉你。”我留下可以,但是亏,我可是一点儿也不能吃。

我瞬也不瞬地盯着胤禛,他的眸子亮了又灭,反复多次。半晌,他点点头:“好,我都依你。但是,你必须养好了病再出宫。这段时间你在宫里……”胤禛沉吟良久,才继续说道:“你带上面纱,对外我就说是那拉氏的表妹。你回来这件事,我得告诉她。”

“好。”我点点头。对那拉氏我一向敬重,胤禛告诉她也是无可厚非。而且在这宫里我还有想要见到的人,既然胤禛已经答应我了,我便并不急于离开。

好生弘历

又喝了几天的药,风寒已好去大半,我便不安分起来,不肯老老实实呆在屋子里。只是胤禛一直坚持说御医有交待,必须等病根治了才能离开皇宫,我才一直逗留在这大清朝的核心之地。

胤禛这些日子以来将公务全部都带回寝宫处理,有事没事都盯着我,生怕我一不留神就飞了。我早就腻歪他这股子事儿妈性格,故意使了个心眼,每天早上不到日上三竿决计不起来。几天过去,胤禛也摸准了我这习惯,开始还象征性地说上几句早起对身体好云云,后来见我全当耳旁风,干脆便由着我去了。

今儿个我特意起了个大早,乘胤禛还没下朝回来赶紧迅速换好昨天悄悄备下的一副行头,溜了出去。虽然戴了一层面纱,但是心中还是忐忑,好在胤禛已经传下话去,人人都知道宫里来了这么位主子,我的活动便方便了许多。

我在宫里故地重游,正穿廊走院得不亦乐乎,忽然肚子咕咕叫了起来,这才想起早上走的太过匆忙,忘记了吃早饭。再一打量周围环境,后知后觉的地发现自己在紫禁城中时隔十年,再度不争气的迷路了。

正寻思着找个太监宫女什么的问问路,从东边却隐隐传来男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心底有根神经突然触动了,我循声而至一处开阔之地,见正中一个应该是书房的屋子正是音源。

观察了附近形式,我弯腰潜至书房的偏僻一角。这样即使有人经过,也很难发现躲在阴影角落中的我。

我熟练地沾了沾口水,将窗户纸弄出一个大小适中的洞方便观察。捅窗户这种事情可是个技术活儿,稍有不慎就可能穿帮。不过这十年来闲的没事没少做这么个事情,家长里短鸡飞狗跳甚至打包不平都有参上一脚,现在不过弄个窗户纸而已,自然不在话下。

屋子里面端端正正地坐了一排的皇子阿哥们,即使十年来从未见过,我还是一眼便认出了弘历。

我并没有凭什么悬而其神的母性本能,只因为我和他,长得太过相似。

一样的眉眼,一样的嘴唇,甚至他的一颦一顾之间,都像了我八九分。时而散漫,时而狡黠。

此刻他正一手撑着右颊,歪着小脑袋漫不经心地背着书,和前后左右几个挺直了腰板坐着的小皇子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不由得会心一笑,看来这孩子的性格倒没继承他那个冷面老爸多少。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意思?”待孩子们背完一段,在台下巡视的先生回到了讲台上,向小皇子们提出了问题。

我这才发现关于老师提问这个问题,古今的学生都是一样的反应。会的志得意满,一双小眼睛瞪得大大的看向老师,像是拼命暗示老师点自己回答,也好在班上同学面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会的则将头埋的低低的,生怕老师不小心点到自己一样。

我看着弘历,这孩子还是一副事不关己不挂在心上的模样,但是眼角却漫出了一抹笑意。嗯,这小子应该学习不错,而且已经学得几分的喜怒不形于色,有前途,有前途。

我心里一乐,更向前凑了凑,生怕错过一个细微精彩表情。

“五阿哥,你怎么看?”这问的是弘昼了。我还没认出弘昼,正好借机认识认识。只见坐在弘历身后的一个孩子慢慢站了起来,手似乎因为有些紧张而交握在一起。

“回先生,这句话说的是人要有远大的志向,离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也有很重的责任。”弘昼生得也是眉清目秀,但是举动间神色多了几分拘谨。恩,肯定是被胤禛的严苛教育留下的后遗症,我不禁有些同情起这孩子来。

“恩,意思是没错。弘历,你说说。”那先生背对着我,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是从语气来看,竟然是微微期待的。

嘿,看来这小子学习成绩还不错。我心里偷笑,扒着窗户继续偷窥之。

弘历一下子笔直地站了起来,和之前完全是判若两人。他的童声清朗,尾音习惯性的上扬:“先生,弘历以为,这句话想要告诉我们,即使知道一条路很艰难,但是我们仍要坚持自己的目标。”

不错,十岁出头的年纪便能有如此想法,果真非池中之物。

不用看那先生的表情我也知道此时他的脸上一定是笑得跟朵花儿似的。有学生如此,甚是欣慰。

“很好。今天上午就到这里,回去每人以这个题目做一篇文章,明日早晨交与我这里。”古代原来也是有作业的,从古至今,书就是不那么好读的。

一伙半大小孩从书房中打闹追逐着涌出,我笑着起身准备离开,迎面却冤家路窄地遇上了年迟歌。

听十三说年迟歌那晚收到我的惊吓后回去也和我一样受了风寒病倒了,而且病的比我严重得多。

高烧、失眠、梦魇,反正怎么厉害怎么折腾。当时我和十三俩人笑得打跌,以为是十三故意夸张来逗我乐子,今天一看,立马相信胤祥那会儿说的全是实话了。

年迟歌气色很不好,本就瘦削的面颊血色全无。目光有些呆滞,在厚厚的白粉涂抹下,眼角的鱼尾纹清晰可见,似乎一夜之间老了许多。

在两边侍女的搀扶下年迟歌慢慢走了过来,我想绕道而行,却发现自己本就站在角落无路可避,便只好站在原地等她先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