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爷们生活商城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又能到哪去,你回来是为了你自己。

张学稗说,在大森林里待了这么长时间,既是对我意志的考验,又给我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我觉得我往后的生活必须得改变了,我的凶残其实是由自卑造成的。如果一个人要是自信的话,也许就不会凶残了。在大森林里,我懂得了自信。有事迹为证:过去我从来没做过饭,现在我蒸出的米饭非常好吃;我用狍子肉炒老蕨菜,可以和桥镇大饭店的大菜媲美;我在大森林备有针线,我补的衣服跟老太太补的衣服差不多,针脚儿又密又结实……唯玲,如果你身边有个自信的男人,就意味着你今后的生活会更美好。

梁唯玲说,我过不惯更美好的生活,所以我打算跟你离婚。我之所以到大森林去找你,并不是因为我关心你,而是我希望你早点下山,咱俩把离婚手续办了。

张学稗看着梁唯玲的眼睛,这我还真没想到。我担心的是离了婚以后你咋办,去找刘宏伟吗?

梁唯玲说,不,是刘宏伟找我。

张学稗说,他常来吗?

梁唯玲说,不是常来,是几乎每天都来。你回来的时候,他刚走。你在大森林里茁壮成长,刘宏伟在繁杂的社会中也不断进步。他已经被一家杂志社聘去当了编辑,他不光稿子编得好,还为杂志社搞发行,他编的一期后现代小说专号,发行量达到了将近十万册。据说最近他要晋升副主编。他每月拿三千元的工资,发行杂志的提成将近两万元。我说这话并不是因为刘宏伟赚钱了我才敬佩他,我敬佩他的还是他的人格魅力。他编的那期后现代小说专号我看了,这期小说专号的最后还有一位著名评论家的评论,他说:这样的小说,本来我们应该在2050年才能看到,而编辑家刘宏伟先生却让我们提前五十年看到了。刘宏伟先生的后现代生活理念,和他对后现代文学的理念,是对人类文学大师的否定,也是对诺贝尔文学的否定。我们读了这些小说,应该从挣扎中走向呐喊,从呐喊中走向再生,然后再从再生中走向挣扎……至此,我要向刘宏伟先生表示敬意。学稗,刚才我说的这些话有点深,你可能听不懂。不过你听不懂也是你的幸福,一个只懂得残害生命的人,不需要知道得太多。他只要懂得一点就够了,那就是,残害生命的人,并不一定就是罪恶的人,也可能是善良的人。学稗,这是我送给你的离婚诤言。

张学稗说,明天就去办手续吧。

梁唯玲说,还得等两天。你在大森林里待久了,已经失去了时间的概念。今天是星期五。

张学稗说,这两天也挺难熬。明天你得给刘宏伟打个电话,就别让他来了。当然,我不会杀他,我最怕的是他见到我以后和我交谈,交谈那些不着调的后现代的东西。

17.秀女靓汤(3)

梁唯玲说,不用打电话。明天早上我们共进早餐,然后我就到刘宏伟那儿去。

张学稗说,那也行。

第二天一大早,梁唯玲就起来煲汤。等张学稗起床的时候,饭桌上已经摆满了早餐,张学稗和梁唯玲在一起吃饭。像变魔术一样,梁唯玲竟然端上了四瓮汤,说道,这是我这两天煲的,有名堂,叫秀女靓汤。刘宏伟不喜欢喝,我打算把它送给邻居喂狗。正好你赶上了,你喝吧。

张学稗把四瓮汤各喝了一口,叹道,太好喝了。其实人生的滋味都在你这些汤里。

梁唯玲吃惊地看着他,你在大森林里不是去逃避,是读博士学位去了吧。

张学稗说,什么狗屁硕士博士,在我眼里不如牛粪。

吃完饭,梁唯玲换了一身新衣服,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穿上了高跟鞋。她问张学稗,你看,我这身儿好看吗?

张学稗说,好看。如果穿这身儿衣服去宰牛,那该有多气派。

梁唯玲走了。张学稗喝了一阵子茶水,也走出了家门。他去了桥镇屠宰厂,屠宰厂已经见不到牛了,但屠宰厂的院子里却能见到新鲜的牛粪。他推开了屠宰厂厂长办公室的门,厂长仰在椅子上,正在打瞌睡。张学稗就走到厂长跟前,厂长,我来了。

厂长揉了揉眼睛,你找谁?

张学稗说,我是张学稗。

厂长说,这么长时间了你没来,干啥去了?

张学稗说,被省城一家肉联厂请去了。

厂长问,省城的哪家肉联厂?省城二十七家肉联厂,厂长我都认识。

张学稗说,新成立的肉联厂。中外合资企业,老板是阿尔巴尼亚人。

厂长笑了,尽扯淡。全城也找不到一个来中国办企业的阿尔巴尼亚人。

张学稗说,我也不知道是哪国人。反正是外国人,后边有个尼亚。

厂长想了想,那是俄罗斯人。俄罗斯有好几个地方叫尼亚。

张学稗小心翼翼地说,厂长,我在洋老板手底下干活挺不舒服,我想还回到你的屠宰厂……

厂长说,现在牛不太好收购,在农村,牛还肩负着耕地的重任,大凡能卖出去的牛,不是年岁已高,就是身体不太好,这样的牛肉在市场上也不好卖。我的屠宰厂已经关闭了,我准备办个酱腌厂。现在市场上的酱菜质量恶劣,咸菜比盐都咸,腌菜中黄曲霉菌的含量都超标了。我办的这个酱腌厂,就是要做出个品牌,咸菜吃了不咸,酸菜吃了不酸。我还生产酱油和大酱,原材料除了黄豆,还准备把名贵的中草药放进去,比如人参、灵芝、冬虫夏草……我计划明年二月份开始在央视一套滚动做广告,五年以后准备让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以我的企业冠名。稗子,如果你想回来,我还欢迎,因为你毕竟是我厂的老职工。虽然你不能重操旧业了,但是你在新的企业会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

张学稗问,厂长,你打算让我干啥?

厂长说,你到乡村给我收茄子、辣椒和萝卜,一天一车。现在咱们还没有像样的运输工具,你就赶着马车下乡。

张学稗又问,那工资怎么算?

厂长说,高工资不封顶,根据效益发报酬。拉一车菜,我给你二百块钱,刨去蔬菜成本,你最少能得到一百块钱。等咱们厂子规模起来了,你再调换工作。酱菜车间、酱油车间、大酱车间,都缺车间主任,三个车间的主任任你挑。在这个岗位上你干得好,我会替你做主抓业务的副经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