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她们谋生亦谋爱类似书籍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们的话,叫“流连声酒”,惭愧里掺着得意,与说到忠孝时的严肃迥然不同。  有知己这样评价他:辟疆平生无第三事,头上顶戴父母,眼中只见朋友,疾病妻子无所恤也。可是光知己知道还不够啊,冒辟疆还得跟全世界表白,陈圆圆的求嫁,是一个绝好的机会,面对这等美人,他还能够把话说得无情而绝对,日后自己想起都会骄傲,略略可与关公月下杀貂婵相媲美了。

冒辟疆与陈圆圆(2

只是有点冲撞佳人。这也不是问题,男性社会发展了那么多年,女人早已认同他们设计的道德,男人越是踩踏女人,就越显得形象高大,她们心悦诚服地匍匐于他的美德之下,为渺小的自己有幸与这样的伟人对话而感激莫名。  现在,陈圆圆就被他感动了,她不计较他对自己的不逊,温柔地表示愿意等到尘埃落定。话说到这个份上,冒辟疆也已表演完毕,再拒绝就没道理了,况且陈圆圆又是那么美——冒辟疆说了:外遇之女色,不必过求其美;若以作姬妾,则不可不求其美。那意思是,外遇的女色,犹如走大街上,口渴了,随手取用的一次性杯子,寒碜一点没关系;娶回家的姬妾,则如收藏的瓷器,那就得挑三拣四了。陈圆圆够美,具有一定的收藏性,于是,他顺水推舟,随口应下,陈圆圆“惊喜申嘱,语絮絮不悉记”,冒辟疆兴头上还做了几句诗,算是皆大欢喜。  那之后冒辟疆一直在东奔西走,要把老爸从死局里扒出来,将陈圆圆撂在那里,借张爱玲的说法,把她当成冰箱里的一尾鱼,她屡屡致信,他音讯全无。  但是,这尾鱼不是没有其他人盯着的,否则陈圆圆不会急着嫁掉。势家——不知道是田贵妃还是周皇后的父亲——卷土重来,这次她没有逃掉。中间陈圆圆的粉丝举行上千人的大集会把她抢回来,势家利用国家机器,又弄了回去。  侯门一入深似海,比侯门更深不可测的,是命运。如果说陈圆圆从前的生涯如同在溪流河道里随波逐流,日后惊心动魄的际遇,则是沉浮于黑暗汹涌的汪洋大海之上,我这数百年后的同性,想到这些也不免生出些怜香惜玉之心。事件发生十天之后,和她有过婚约的那个男人回来了。  父亲的事算是有些眉目了,不日即可调往安全地带,然而,这旧游之地却已是人去楼空。听说了前后经过,他也大大地惆怅了一番,但很快,他的道德理想帮他解脱出来,他慨然道:我为急“严亲患难”,负一女子无憾也!  陈圆圆和他老爹真就这么对立?又不是明媒正娶,需要N多的准备,从后来的文字看,他的妻子亦很贤淑,一切并不太费周折。  其实就算陈圆圆没有被抢走,他也不一定就会带她走。嫖娼是零售,纳妾是批发,算一算好像前者更合算,一旦厌烦了还可以再换一家,何必把自己套牢?就算陈圆圆属于有收藏价值的名瓷,但从他和董小宛的交往过程看,他不是一个习惯于冲动购物的人,对着橱窗心动一下可以,被卖家一撺掇,还会随口允诺,但离掏钱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冒辟疆这次来,没准还是“看看,我再看看”。  也许会有看官怪我刻薄,人家冒辟疆明明是很长情的样子嘛,多年之后,他跟子侄辈的陈维崧谈起陈圆圆,这样感叹:妇人以姿致为主,色次之,碌碌双鬟,难 其选也。慧心纨质,澹秀天然,平生所觏,则独有圆圆耳。康熙十八年,冒辟疆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说起他跟陈圆圆的一段情,仍然遗恨不已。  遗憾应该是有的,得不到才是最好的,这一点女孩子最有体会,你看上了一件衣服,犹豫着没有下手,隔天再来看,已经被别人买走,怎么着都有点失落。另一方面,冒辟疆怕也是以之为吹嘘的资本,陈圆圆的故事,因了吴伟业那首诗,已变成哀感顽艳的传奇,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可是爱过我冒辟疆的哦,我要做孝子,只好放弃了她。如此一来,冒辟疆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道德与魅力的双料冠军。  不是所有的怀念都是柔情凝成,有的是情感消费,有的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冒辟疆应属于后者。闻听柔弱如花的陈圆圆这几进几出,他没有疼痛,只有郁闷,也就郁闷了大半天,当晚,跟着他那堆朋友散心去了。

董小宛的如意郎君(1)

那只寻欢作乐的小船,在夜晚的苏州城漂流着。在某个小桥边,一座精致的小楼如临水照花,嗅觉灵敏的冒辟疆马上就发现了什么。他打听这是哪里,谁住在这儿?朋友答是董小宛的住处。  冒辟疆说,“余三年积念,不禁狂喜,即停舟相访”。吼吼,他将陈圆圆摆在何处?倒是他那位朋友有点迟疑,劝阻说,前两天董小宛也被吓着了,生了一场大病,而且她母亲刚刚去世,这会儿还不见客。但冒辟疆信心满满,坚持拜访,敲了好半天门,小楼上灯光亮起,房门打开了。  董小宛正躺在帐子里,一屋子都是药,她沉吟着问他们从哪里来,冒辟疆提起那一次晤面,记忆被唤起,董小宛落下眼泪,说当年虽然只是一面,但我母亲一直对您极口称赞,惋惜我未能与您盘桓,今天看见您,又想起了我的母亲。说着,她撩开帐子,深深地打量冒辟疆,请他坐到自己床边。  聊了一会儿,冒辟疆告辞,董小宛急忙挽留,说她病了这些多天,寝食皆废,今天一见冒公子,便神怡气旺。《倾城之恋》里,范柳原说白流苏是医他的药,在小楼上的这个夜晚,冒辟疆似乎也具此功效。  家人端上酒菜,董小宛频频进酒,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是令人贪恋的缱绻辰光,可惜冒辟疆第二天要派人赶往襄阳,把好消息告诉父亲,不能回去太晚。他告辞,董小宛温存挽留,直到实在不能停留之时,才约他明天再来。  第二天,冒辟疆想直接走掉算了,但朋友和仆人都觉得不合适,他们又乘舟来到董小宛家中。  董小宛正趴在窗口看他呢,他一到,她就飞快地跳到他的船上,冒辟疆忙说他即刻就要出发,董小宛回答她已经收拾好了,要乘舟送君一程。  这一送就是二十七天。从浒关至梁溪、毗陵、阳羡、澄江,抵北固——别看地名多,也就是从苏州到镇江。那会儿交通真不发达,这么点路就跑了将近一个月,倒是给谈情说爱留够了时间。  冒辟疆开始不安。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每天都在劝董小宛回去,她不肯。到了金山,她回望江流,发誓道:妾此身如江水东下,断不复返吴门!  却原来,董小宛和陈圆圆打的是一个主意,只不过她更决绝,更有办法。  说起来冒辟疆好像所向披靡,成堆美女哭着喊着要跟他,英俊多金当然是一方面,有朋友赞他为“东海秀影”,又说“所居凡女子见之,有不愿为贵人妻,愿为夫子妾者无数”。朋友话夸张了,更重要的原因是,飘摇乱世,危机四伏,美女们纷纷被吓得花容失色,急于寻找下家,如同一场清仓大甩卖,像冒辟疆这种薄有资产的人,自然被美女们视作一笔潜在的财富。  不过,董小宛跟陈圆圆又有不同,不知怎的,她欠下了大笔债务。我怀疑这是不会经营惹的祸,比如说做生意讲究市口好,她偏要从繁华的南京搬往相对清净的苏州,另外,还听说她父亲有不良嗜好,到底是什么原因,还望方家指教。  冒辟疆不愿意惹上这个麻烦,他提出三点难处,一是科考日近;二是父亲这一向滞留危疆,家里一团乱麻,他回去始料理一切事务;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董小宛的债务及落籍之事,他没有办法帮她。  这是实话,也是借口。以他的家世,不是拿不出几千两银子,却不见得能很轻松地拿出来几千两银子。有一年他流年不利,幼子夭折,母亲生病,他怀疑是自个积德不够,发誓做一万件善事,做完七千件后,财力便有些勉强,最后那三千件,他借了纹银三百五十两才得以完成。  古装剧中富家子动辄一掷千金,是编剧的闭门造车,《红楼梦》里,贾宝玉给秦钟扫墓尚且感到手紧,贾琏的梯己也不过区区几百两银子。大家族家大业大,往往实行企业化管理,银子再多,也不可能任由个人随意取用,公子小姐们,只能靠分内的几个月钱罢了,董小宛着实高估了冒公子的能量。

董小宛的如意郎君(2)

当然,若冒辟疆对董小宛,能如钱谦益对柳如是那样倾己所出,不顾一切,此事也未必办不成,但这会儿的董小宛对于冒辟疆,不过是年三十来个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所以,董小宛又高估了自己在冒公子眼里的分量。  但董小宛毕竟是董小宛。不答应?不要紧,纵然你心如铁石,我只管死缠烂打。在1641年的这个春天,董小宛拿出疯狂粉丝杨丽娟的劲头,和那个优柔寡断的男人,来了一场外柔内刚的死磕!

死缠烂打穷追不舍(1)

她的第一步,就是上面说的,穷追不舍,爱咋咋。这招看似技术难度不大,实则很需要一种大无畏精神,诸位知道,装作看不懂脸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偏偏人家董小宛就能做到。任冒辟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文人那点小机灵抖搂完,她只管不哼不哈,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完全是紧张的,冒辟疆没把这个固执的女人太当回事,她再拗,能搞得过男人吗?他骨子里又是个热闹人,她不肯走,那就先带着,跟着他帮朋友,一路吃喝玩乐着,把一段水程,变成一个漫长的PARTY。  这天他们酒足饭饱,一帮男人又提起这茬。这个女人的去留,此时已经有点像个玩笑,正巧桌上有一种叫做“五木”的东西,类似于现在的色子,有个家伙便不无轻浮地说:“卿果终如愿,当一掷得巧。”  关乎命运的东西,我们总以过度的虔诚对待,哪怕仅仅一个玩笑,也不敢怠慢半分。董小宛肃拜于船舱,祈求完毕,方郑重地一掷,居然是个满堂彩。狂喜涌上了她的脸,她转向那个男人,命运的指示仍需要他去执行,可是,他说,既然你我缘分本属天定,又何必急在这一时?不如你先回去,慢慢地操作。  看来他是真的不想带她走了。她掩面痛哭,多日来的压抑委屈顷刻爆发,她哽咽难言。眼泪流尽,渐渐清醒,女人强韧的意志,抗不过男人心意如铁,她再跟着也是徒劳,不如按他的说法,就此别过。  看着她的小身影渐渐消失,凄惶的,孤单单的,他心中亦有惨然的怜惜,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  董小宛没有善罢甘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回到家中她闭门茹素,是想以此祈福,还是洗刷自己?又或者,那是她在对方无应答的情况下,惟一能做的?打听到他不久就要到南京考试,她再次主动出击,带了一个老妪,直奔南京而去。  那是一趟惊险之旅,霉运连连,小船在江心遇到匪盗,躲进芦苇从中,结果弄坏了桅杆,她们整整三天都没有吃上饭。恐惧加上饥饿,以及不确定的未来,足以令一个意志坚定的女子崩溃,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她来到那个男人的驻地附近,我想她一定很想扑进他的怀中,放声痛哭。可是,比我有见识的董小宛明白,这样贸然现身,只会搅乱他的文思,而才子佳人戏里,女主角的幸福要到男主角功成名就后才能实现,因此,她耐心等了两天,首场完毕之后,才来到他居住的桃叶渡寓所。  这次他心情很好。他对这次考试很有信心,踌躇满志,志在必得,心花那是一朵一朵都开足了,心情巨爽的情况下,又见美人历尽艰险追随而来,更是锦上添花。她说起一路的情形,余悸未消,声色俱凄,叫他不怜爱也难,就算他对其中的爱情含量到底有多少心知肚明,但不是每时每刻,人们都愿意做一个过分清醒的人,他答应帮她还债脱籍。  眼看才子与佳人就要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父亲还乡路过此地。这个糟老头子不合时宜的出现,搅碎了一场鸳鸯蝴蝶梦,倒不是他要棒打鸳鸯,而是,当他的声音远远地传来,冒辟疆马上想起,到了自己扮演孝子的时候了。  他丢下正甜蜜蜜的董小宛,令舟船跟在父亲后面,在这个亦步亦趋的大孝子背后,则是奋力直追的董小宛,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缝,在燕子矶她遭遇风浪,几乎丢了性命。  连滚带爬地撵上来,劈面而来的,是冒辟疆的黑面黑口。他刚刚得知考试的结果,他仅中副榜,一场辛苦又白瞎了,正看谁都没好气,董小宛一根筋地、没一点眼力见地撞了上来。  还债什么的自是免谈,他自个都一脑门官司呢,她那副可怜兮兮的小模样,现在看来只觉得讨厌,凭什么她就吃定我了呢?  他不理睬她,发足马力朝家赶,她哭哭啼啼着跟在后面,这种对峙保持到如皋城外。他不再跟她废话,只告诉她,纠缠下去全无意义,她的当务之急是回到苏州,安抚那些债主们。然后又放缓口气,给她留下一丝“后事可为”的希望。

死缠烂打穷追不舍(2)

董小宛回去了。没有文字告诉我们她当时的心情,我推想必然降到冰点,冰得胸口发痛。失恋不要紧,关键是失态,她如同一个失去理智的赌徒,押上了全部的自尊,孤注一掷,不留后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她以为只要注下得足够大,就一定能赢的,可是她已经搭上了她的情感与尊严,在对方眼里仍不值一提。  事到如今,退无可退,她的做法和那些输红了眼的赌徒没有区别,那就是拿性命来搏一把。一场苦情戏就此登峰造极。她在离他很远的地方自虐,说是回去之后一直穿着别时的衣服,他若不管她,她宁可饿死。  就算我对冒辟疆全无好感,到此时也难免要数落董小宛的不是,他是招你惹你了没错,但那是你情我愿符合市场规矩,你只管这般胡搅蛮缠,就太不懂游戏规则了。可是这种极端的方式是有效的,冒辟疆再风流自诩,也不希望有谁真的为自己殉情,他确实是没办法,自己那点私房钱,只够喝花酒的而已,他又不愿拿这琐屑之事打扰自己的老爸——尽管它关乎一个女孩的生命。他的朋友里倒是有热心肠,还真的跑去料理来着,可惜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弄得一塌糊涂,几百两银子打了水漂。  那会儿没有报纸电视互联网,否则,董小宛的一袭薄衫将是每日娱乐新闻的头条,冬天就要来了,换,还是不换,这是众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不换,难道真的就这么冻死?换掉,她倒追冒辟疆的故事已成为所谓的传奇逸事不胫而走,一旦她食言自肥,被人取笑还是小事,很有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了。

将垃圾吃下去,变成糖(1)

这段小高潮的终结者是钱谦益,在董小宛的故事里,他扮演了一束温暖的阳光,当她的男人袖手旁观,任她进退维谷,是他,施以援手。  他替她收回盈尺债券,写信给他的学生,为她落籍,被冒辟疆描述得千难万难的问题三日之内全部解决。如同一部层层铺垫的长剧哗啦一声就结了尾,我想失落的应该不只我这一个看客。  当然,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董小宛曾伴随钱谦益盘桓黄山白岳。不能据此认为他俩就有一段情,钱谦益归来之后,急速滑入了与柳如是的激情旋涡。他俩互相不是对方的那杯茶。但是,就像在电视剧《过把瘾》中,方言对贾玲说,我珍惜与我交往过的每一个女人,包括你。钱谦益同样可以用这句话回答董小宛的疑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