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尤悦娱乐公司 > 第48部分(第1页)

第48部分(第1页)

很多作者,甚至大神,一说上架都战战兢兢,生怕读者不理解,要么是作者如何如何辛苦,如何如何不容易,要么是千字三分钱不贵,一个月还不到一包烟钱……

真是这样吗?作者的确辛苦,不过做哪行不辛苦?当今社会,谁活着都不容易,所以作为万千职业中的一个,我觉得自己没资格向你们叫苦叫累。

说千字三分钱不贵——这话我不同意,很贵!非常贵!贵贱是相对的,和几百万的房子比起来,几万块钱的欧洲游一点都不贵,可是和完全免费的盗版比起来,千字三分钱简直就是天价!

为什么这么贵?其实这么贵作者都未必吃得饱,因为看盗版的人太多了,肯为作品买单的读者少之又少。这不奇怪,就好像街头打把势卖艺的,往圈子里扔钱的总归是少数。

我觉得网络写手这一行当也可以归结为“艺人”。和说书唱戏说相声变戏法的都挺像。进场来,听节目,买票。觉得好还能献个花篮啥的,行话这叫“捧角儿”,圈里一提倍儿有面子。当然,也有听蹭戏的,就好像看盗版。

其实我自己也看过盗版,没资格指责别人。为什么那么多人看盗版?不外乎便宜、方便、穷,还有一个,是责任分担效应。

便宜,很简单的道理,一样的东西,一个一块六,一个两块四,我们当然选便宜的了,这无可厚非。

方便,这点是最可恶的,看正版得充值啊,我不在乎那几个钱,但是费劲啊!看盗版直接一搜就出来了,下载到手机,啥也不用操心。

穷,这真是个问题,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有足够多的可支配收入的话,看盗版的人不会那么多。绝大多数人是认同正版的,我看了,应当花钱,只不过手头没那么富裕,所以能省则省了。

责任分担效应:这个需要解释一下,大街上躺着一个人,身受重伤,生命垂为,来来往往不下几百人,可是无人问津。这种事已经见过很多次了吧,其实这就是责任分担效应——如果路上只有你一个,你不救他他就会死,我想把那几百个人在这场景里过一遍,大多数人是会选择去救人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读者也都明白,作者是读者养着的,大家都不花钱,读者会饿死,不过那么多读者呢,不差我一个,总有花钱的……大家都这么想,我就饿死了。

这些都是您不看正版的理由,我作为一个也看过盗版的人,我非常理解,但是我还不想被饿死,怎么办呢?所以,咱商量商量。

便宜,我便宜不过盗版,人家已经免费了,我总不能倒找钱,我人是猥琐了些,但并不傻,对吧。我只能给您宽宽心,油价贵么?税费高吗?话费贵吗?您哪样不得受着?中石油中石化哪个把您当大爷了?税务局把您的钱捐给友邦经过您同意了吗?联通网通电信他们,收那么高的费服务还不行,您哪投诉去?和这些冤枉钱相比,我那块八毛的算什么啊?您在我这消费了就是我衣食父母,我肯定念着您的好,而且我还帮您骂那帮收钱不办事的家伙呢!

再说方便,看盗版是方便,其实现在看正版也不麻烦了,充值手段那么多,手机支付又那么普及,微信上没抢过红包吗?淘宝上没购过物吗?现在上网的谁没个网络支付手段啊?动动手指的事,就把我**了。

穷,这是个无解的难题,我也穷,所以这个至今还没法破,不过您是不是真的穷到了几块钱都花不起的程度?我想您有条件上网,应该不至于吧。我助学的时候见过真穷的,真是连包方便面都吃不上。您真要是那样的话,我也不好意思让您花钱看书了,您找我,我倒找您钱,不是有读者养着我吗?我让他们养着咱俩。

最后说这个责任分担效应,其实大多数作者是死在这上了,所有人都想着——那么多人呢,不差我这一个……其实真差您这一位!您甭管别人,现在就是漆黑的夜里,只有你我二人,我躺在地上,生命垂危,就等着您那千字三分钱救命呢,您说,您是救还是不救?您就眼睁睁的看我饿死?

或者您要说了,这么多人给你花钱,不把你这兔崽子养肥了?其实吧,多些人看书,多些人和您一起养我也不是坏事,最起码您多了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吧!都喜欢我这部直击灵魂的作品,那品位肯定差不了啊!还看正版,素质也高,这样的人交朋友没错!话说回来,我也不是那种富贵不能淫的人,大家就算都看正版,淫我一下也没关系,以后您还可以和别人说,知道听辉不?就是写《印度娱乐》那小子,他就是我捧起来的!

话说到这种程度,您还是去看盗版,我也拦不住您。不过这理咱得说明白:您支持正版,您是我的衣食父母,我不说给你立一个生词吧,至少心里得念您的好,希望您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您爱看我就多写,咱一个写到老,一个看到老,这叫君子之约。您要是看盗版呢,那您心里得明白,我这书是收费的,您没花钱,这钱您省下来,给孩子买奶粉也好,给媳妇买化妆品也好,这可是看我书没花钱给省下来的,甭管多少,我也是你的衣食父母,咱不求别的,您看盗版也得念着我的好,祝我大富大贵,长命百岁,作品大卖什么的,我多写两年,您也多看两年,多省几块钱好多吃顿肉。

以上!

您们一路看下来的《印度娱乐》的小小写手,听辉留。

101【三年】谢谢首订!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恒河滚滚来!

来!来来!

唯饮恒河水,干了这碗恒河水,今夜同作印度人!

。。。。。。。

孟买。

1978年,4月1日,这天是愚人节;又称万愚节;是西方一些国家的节日。对于印度同样是特殊的日子,1950年4月1日;中华与印度共和国建交。

光阴茬再,转眼,阿米尔辉远离祖国,不觉又攘过了三年的光阴。

“不知不觉中,三年了啊!”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以及英俊的阿米尔辉站在酒店的玻璃窗前,轻轻感叹着。

这三年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恕是一言难尽。偶尔阿米尔辉一个人在夜里,也会想念起从前在中华的日子。

但从刚开始的迫然,急切想要逃离印度不同,今时今日的阿米尔辉已经彻底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甚至有点乐在其中。

孟买,有着自己特殊的速度和节奏,如果中华的生活舞步是“快四”,这里就是“慢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