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清穿之低调生活钮钴禄玉黎 > 第74部分(第1页)

第74部分(第1页)

阿扎兰嗤的一笑,道:“傻妹子,这保甲制度只是说起来好听,但管起来可不容易,很劳民伤财的。这保甲制度管管城里还成,乡下就不好管了。”

若寒很是纳闷,这保甲制度看起来相当不错啊,怎么实施起来,也有很多不便利之处。

阿扎兰直起身子解释道:“这江南之类的富庶之地,保甲管起来自然没问题。你看西北之地,几十里地也只有几户人家,至于那些山沟沟里,就更不用说了,官府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出匪乱就成了。”

若寒恍然大悟,她怎么忘记扎木合小姨的事,她就是张家口乡下落得户,据说是很山里的地方,那里只有一户人家,给了他们几两银子,那家人早死的儿子,就凭空白地冒出一个女儿来。

对啊!她也可以试试这个法子,找个乡下的地方认个亲,重新落个户籍,再用新户籍去开官凭路引,补救一切欧凯了。

对!就这样办!这事一定要在她出行之前弄好!

这事说急也不急,就凭若寒的现在的小个头,只怕一出门就被人盯上了,哪家这么小的娃子,就独自出远门了。若寒个子虽高,但毕竟只有十二虚岁,加上相貌俊秀,穿女装出门肯定不成,就换成男装也很显眼。

想着天气逐渐炎热,戴帽子是不成了,又不好做满人打扮,清朝等级制度森严,扮成满人,一下子就露陷了,做蒙人打扮,就太明显了。

清朝对汉族女子服饰管得不言,很多汉家女子还穿汉装,但男子就不一样,当初为了这个辫子头,满人杀汉人可是十万有余。

月亮头要剃掉半个,鼠须头就差不多快剃光了,想着有半头的青丝没了,若寒很纠结,爱美可是女人的天性!

难道做尼姑道姑打扮,那可不成,她还要去品藏各式美味,哪里见过一个道姑尼姑,在酒楼里大吃大喝的!

若寒暗自咒骂着死鞑子!月亮头!鬼辫子!可没办法,事实就是如此残酷,这世界对女子束缚就是太多!

听说云南苗家女子比较开放,在大理一带,女子在街上也无需蒙面纱,大大方方出来会友,逛街,游玩。嗯,以后她就做苗女打扮!

回到张家口,若寒把京城带来的各式礼物分好,塔娜家、张玉明家、岳钟琪家、孟芸芝那里,带着若阳逐一送去。

虽然姐弟守孝,但是这些至亲至友之家,则不需那么多忌讳,姐弟还未到家,他们就派人来瞧过好几次了。

时间过去很快,转眼就到了九月,西北的准格尔葛尔丹旧部,又袭击了归化,抢劫军粮,康熙帝非常震怒。

蒙古各部骑兵未正式训练过,上场打战如同一盘散沙,康熙帝无法,只好派雅布、费扬古率兵支援归化,并从湖南急调军粮支援,扬丹也跟着去了。

这半年来康熙一直忙着派心腹大将,到西北各处操练军事,又从江南筹备军粮,准备熬过这个严冬,待来年春天,一鼓作气消灭葛尔丹。

若寒估摸着时间,历史上康熙帝御驾亲征准格尔第二次、第三次要开始了,虽然若寒前世看过根据二月河小说改编的康熙帝国,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历史毕竟是历史。

若寒炼制了不少消毒药丸、消炎药和止血药,给扬丹带上,也算进了自己的一份心力。虽然历史上两国战争,都是统治者争权夺利,但葛尔丹背后站的是俄国人,这让若寒很痛恨。

若不是俄国人作怪,当然也有慈禧所带领的清朝政府太腐朽的缘故,中国西北割让了那么多土地,外蒙古也独立了,但最早的祸根,却是葛尔丹引狼入户。

若寒是绝对双手支持康熙帝攻打葛尔丹,后世对葛尔丹评价不多,还说他是一位颇有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的政客。只因慈禧珠玉在先,后人才没有算葛尔丹的账,若没有后来的清王朝割让土地赔款之事,这葛尔丹早就是千古罪人了,因他康熙帝白白割让了一大片土地给了俄国叶卡特琳娜二世。

扬丹临行前,若寒处了送药外,还提前送了年礼,两双鱼皮靴子和两打羊毛线袜子。

见到鱼皮靴子,扬丹和阿扎兰双眼发亮,异口同声道:“妹妹去年做的雪地靴轻巧暖和,我很喜欢。”

阿扎兰又问了一句:“这双靴子是什么皮做?”

若寒道:“这是鱼皮靴子,里衬用了羊羔皮,不仅轻巧暖和,而且防水。”

扬丹听了又惊又喜道:“真的吗?我最怕下雪天出去巡逻了,回来鞋子袜子都湿透了。”

若阳在旁边听了,赶紧翘起脚给扬丹看,叫道:“哥哥你看,阳阳脚上的也是鱼皮靴子,不过是单层的。我和伯伯以前穿着鱼皮靴子,抓了一天的鱼,袜子一点都没湿。”

若阳又翘起脚给阿扎兰看,后来干脆脱下鞋子,非要让阿扎兰看。

扬丹道:“鱼皮靴子若真的不漏水,只怕衙门和兵营想买的人就多了。这大冬天,当兵得真是辛苦,穿再多的衣服也不觉得暖和,巡逻一趟回来,鞋子裤脚都湿透了,脚上生满了冻疮。那下等汉兵更可怜,连换洗的鞋子都没了,有些大冬天还穿草鞋木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