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清穿之低调生活钮钴禄玉黎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扎木合握紧小拳头,答道:“我是这样想的,阿爸阿妈也这样说,只要小姨活着,就会想办法来找我们的。”

大家沉默了好一会儿,林若寒才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这次打战,最苦的就是我们这些牧民和那些士兵了!”

阿尔穆说道:“听说,皇帝给受灾牧民发放救济口粮和棉袄,我们部落也给他们送些帐篷、牲畜、毛毯过去了。”

塔娜道:“这个我也听阿爸说过。阿爸还想去乌兰布通那边,给牧民看病,阿妈拦着不让去。阿妈说,若阿爸有个三长两短,让母女两人怎么办,拗不过阿妈,阿爸才没有去。”

阿尔穆说道:“是啊,我也想和乌力罕大哥一起去前线杀敌,大哥大嫂死活不让去!”

也许是这个话题太沉重了,大家一路上也没怎么说话,只忙着赶路。

两个小家伙早已睡着了,早上起得早了,小家伙们熬不住又睡过去了。

大约到了辰末时分,终于到了多伦诺尔,这时诺论诺尔人已经很多了,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牲畜。很多蒙古人都赶着羊群、马群来参加盛会的,因盛会时会来很多客商收购羊群马匹的,然后从客商手中换取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

怕小家伙们醒来太吵,大家都没叫醒他们,把皮毛送到熟悉的皮货商,吉布达大叔则驾着马车,带着阿尔穆和扎木合兄弟到扎木合姑姑家去了,塔娜一家则去药材商张玉明那里。

张玉明是山西人,大约三十七八岁,长得白白胖胖的,笑起来很像弥勒佛。他跟程逸轩是好朋友,两人认识快二十年了,他在多伦诺尔做了十来年药材生意。

张玉明一见到若寒姐弟就嚷道:“二哥,哪里给你捡来这么漂亮的孩子,就跟菩萨前的金童玉女般的。啧啧!你运气真好!我怎么捡不到?”

程逸轩笑咪咪对若寒姐弟说道:“快叫张叔叔啊!有大红包的!”

张玉明笑着白了程伯伯一眼,说道:“我是那样小气的人吗!若寒和若阳啊,你们千万别学你伯伯那个小气样!诺,这是叔叔的礼物。”

他给若寒姐弟各人一块玉佩,一看就是上好的,程逸轩道:“他们小孩家家,那用的着这样贵重的礼物。”

林若寒赶紧要把玉佩还给他,张玉明坚决不受,怒道:“哪有送出去,还回来的道理!二哥,我又没孩子,留着有啥用?好孩子,你给叔叔收好了。”

程逸轩叹息着,拍了拍张玉明的肩膀,说不出安慰的话。

“今天住在叔叔家,叔叔给你做好吃的,晚上带你们去看篝火舞会!”

林若寒姐弟齐声脆生生的应道:“谢谢叔叔!”

她在路上就听塔娜说过,张叔叔的妻子也是蒙古人,去年九月张叔叔去关内进货,她带着两个儿子回娘家探望生病的老父亲,半路上被流寇所杀,两个孩子一个十一岁,一个八岁,瞬间张叔叔就家破人亡。

林若寒不由叹息,战争苦的就是咱老百姓,瞬间颠沛流离,家破人亡!

那达慕盛会期间,张玉明的药材铺子生意非常好,程逸轩夫妻俩都留下来帮忙。塔娜和林若寒则抱着若阳出去玩,张玉明给她们五两银子买零食,还叮嘱两人看好若阳,小心拐子。

街上弥漫着着一股香火和纸钱的味道,塔娜告诉若寒,那达慕大会期间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和念经诵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

那达慕大会期间,各个旗和部落要派出代表,参加摔跤、赛马、射箭、套马等比赛,晚上还有篝火舞会,牧民们弹着马头琴,小伙子姑娘在篝火边轻歌曼舞,十分热闹。

街上小摊很多,比集市时热闹多了,摊主穿着各式民族服装,不仅有蒙古人,还有回人、哈萨克、鄂伦春以及汉人等,东西南北各方的客商都有,卖得都是各地的特产,山西陈醋、河北杜康、回民扒鸡、沧州金丝枣、宣化葡萄、白洋淀苇编织物、道口锡器、景德镇瓷器、杭州的丝绸棉布、苏州的刺绣、福建的剪绒等,品种十分齐全,更别提南北各式小吃、小玩意,引得孩子们驻足不前,久久不愿离去。

若阳被那些卖小玩意的小摊贩手上的东西吸引住了,撒赖着不肯走,他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买。塔娜给他买了两个动物面具,若寒则给他买了一个彩纸做的小风车,一把玩具刀,还顺便给他买了几串糖葫芦,若阳才肯心满意足的回家吃中饭。

吃过中饭后,阿尔泰、扎木合和扎木礼一起过来了,他们是从街上直接过来的。扎木合和若寒赶紧把扎木礼、若阳两个小家伙哄睡了,四人才得以出门,阿尔泰陪塔娜买衣服首饰、胭脂水粉去了,若寒和扎木合则想去看比赛,若寒尤其想看套马。

午后的草原特别明媚,天空没有一丝云彩,越发显得蔚蓝如洗,一望无际的碧绿一直延伸到天边,各种各样不知名的野花零星的点缀其间。偶尔随风吹动,野花碧草就形成一道道碧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推向前方遥远的天际,那野花就成了碧波上跳跃的浪花。

望着这多伦多草原美景,心中沉淀数月的郁气一扫而空,若不是边上跟着扎木合,林若寒想保持姑娘家的衿持,她早就想到草地上打个滚、翻个筋斗或者大喊大叫几声,然后在草地上躺上一会儿。

快到套马那块营地时,斜里跑出一个人,撞了若寒一下,那人身上有股浓重的酒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