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清穿之低调生活钮钴禄玉黎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一行人赶着两辆马车,就往多伦诺尔出发了。路上程逸轩告诉若寒:“我们今天要去的市集是多伦诺尔,是属于锡林格勒盟管辖的,离我们所在的旗比较近。”程逸轩还简单的介绍了,有关多伦诺尔的一些风土人情。

多伦蒙语叫多伦诺尔,意思是七个湖泊。多伦诺尔处于阴山山系东端北部的延陵和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的余脉,是滦河的发源地。多伦诺尔的商业非常发达,是察哈尔最为繁荣的城镇,北面可通锡林郭勒以至漠北,这里离京城也很近。

蒙古的马牛羊等就是通过多伦诺尔运至张家口内,内地的大米、面粉、布匹等经由这里供应蒙古各个部落。内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年年来此聚会,随行的人员和牲畜很多,因此这里聚集了很多汉、满、回族的商贩,每天客商数量很多,是个多民族杂居地方,朝廷对这里管得很严。林若寒听了很高兴,这里不仅去市集方便,到京城也方便,姐弟俩长大了,若想回去,也很方便。

程逸轩又说了一句,让林若寒听了很郁闷。这里还设有蒙古族学堂,专供王公贵族子弟上学,平民百姓是没资格进去读书的。在这儿的商人,大多把子弟送到张家口上学,那里有很多学堂书院,招收各族子弟。若寒心想,还得自己动手给若阳启蒙,若要进学堂,还得到张家口,该死的封建特权阶级。

大约一个多时辰,众人就到了多伦诺尔集市,因为这是年前最后一次集会,蒙古人特别得多,满人、回人及汉人就少多了,大概都回家过年了。

市集里有卖畜牧的、毛皮的、粮食、茶叶、食盐、铁器、布匹、纸张、工艺品等,品种和门类非常齐全。程逸轩带着阿尔穆把车上的毛皮、药材取下来,先送到熟悉皮货商和药材商那里,再去买东西。

林若寒发现这里的粮价有点贵,一石小麦居然要六两银子(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一匹马十两银子,一头羊二两银子。粗粗算了一下,要养活姐弟两人,一年需要五六十两银子,比京城和江南都贵多了。

林若寒不由地叹了口气,这笔花费可不小。

程逸轩看出她的疑虑,安慰道:“年前东西都涨价了,家里的粮食和茶叶都是秋天买的,现在只办些年货。不过这里的粮价是比江南和京城要贵一些,但那里的房子和田地也不便宜,税赋也很重。”

林若寒明白,若她把银子给程伯伯他们,他们肯定不会收的。蒙古人正直善良,热情好客,收留他们姐弟只是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并不图他们的钱财,否则就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

林若寒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练武,争取早日独立。

程逸轩买了粉丝、面条、鸡蛋、绿豆、白糖、红糖等一堆生活用品,塔娜阿妈则去买了些针线和布,她说:“年关近了,很多商人急着回家,这几天的布特别便宜。”

林若寒见小摊上卖的蒙古袍很漂亮,就给自己和若阳买了两套;塔娜和阿尔穆则抱着若阳,跑去逛小吃、买小玩意,看杂耍去了。

吃过中饭后,众人又到了回人市场那边,买些八角、茴香、辣椒等调味品,才往回走。小家伙早在阿尔穆怀里呼呼大睡了,小脸睡得红扑扑的,还轻轻的打着鼾,身上裹着一条厚厚羊毛毯子,手里还紧握着新买的拨浪鼓。

☆、蒙族新年

从集市回来后,板凳还没坐热,苏日娜阿妈就过来了找塔娜阿妈帮忙招待客人,她家苏日娜后天就要出嫁了。塔娜阿妈不在家,做晚饭的任务自然就落到塔娜和若寒头上了。

塔娜一边系围裙,一边说道:“若寒,我们晚上做什么好吃的?”

“姐姐,想吃啥?”

塔娜用手指点着额头,用力想了一会儿,说道:“我们包水饺吧!塔克爷爷和阿爸都很喜欢吃水饺!我们好长时间没吃水饺了,阿妈嫌包水饺,太麻烦了!”

“那就包水饺吧;再给伯伯和爷爷炒几个下酒菜!”

“那就这样吧!若寒,水饺用什么馅啊?”

“牛肉、羊肉都可以,地窖里还有白菘、甘蓝、萝卜呢!”

“各种馅料都包一些,我们多包些水饺,明天早上可以吃煎饺!”

两人就先剁馅,塔娜负责剁肉馅,若寒力气小,就负责剁蔬菜馅。

塔克和程逸轩在客厅里,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觉得很奇怪,跑过去一看,原来两个小家伙在剁饺子馅,若阳小不点正在边上捣蛋,两人赶紧接手。

四人分工,程逸轩剁肉馅,塔娜剁菜馅,塔克老人揉面团,擀饺子皮,若寒则跑去烧水。等馅料都好了,大家再一起包饺子。

若阳小不点趁人不注意,偷偷抓了一把面粉玩,结果把自己的头发、脸、衣服都弄得白白的,全是面粉,只剩两颗乌黑的眼珠子在转动了,就象一只小北极熊。塔娜帮忙拍去若阳身上的面粉,林若寒则去拿了湿热的手帕,把他的头脸给擦干净。

林若寒担心若阳再捣蛋,就抓了一小块面团捏成小猪头的模样,让他拿着玩。若阳接过小猪头没多久,就把它捏成一个面团,若寒也不管他,随便他怎么蹂躏那块面团。

塔克一边擀饺子皮,一边说:“怎么这个时节,还有白菘、甘蓝、萝卜啊?”

程逸轩说道:“师侄也觉得很奇怪,往年这个时候哪有青菜。我听三弟说,就是在多伦诺尔开药材铺的那个张玉明,京城这三四年弄了不少大棚蔬菜,张家口这边也跟风搞了许多大棚种蔬菜,还运到多伦诺尔这边贩卖。听说是一个户部郎中搞得,还有什么玻璃、水泥的,都挺有用的。”

塔克道:“玻璃,我也听说了,京城那边很多房子都装了玻璃,冬天时的屋子又亮又暖和,比窗纸好多了!水泥,我倒没听人提起过。”

林若寒不由嘀咕道:“不知哪位同仁也穿越了,还是很优异的理工生,居然提前发明了水泥、玻璃,还搞了大棚蔬菜。”

只听得程逸轩说道:“张玉明说,用那水泥盖房子、筑路都很快,那位户部郎中原来是个笔帖式,因这一下子连升了三级。”

林若寒暗道:“这位穿越同仁还挺高调的,不过能把水泥和玻璃制作出来,也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百姓的好事,托这位同仁的福,说不定那天回京城了,我也能住上带玻璃窗的房子。”

在塔娜家住了几天,塔克老人就惦记着山谷那边,想带若寒姐弟回去了。

塔娜一家苦苦挽留,程逸轩还说:“大师伯,师侄理解你的心情,离家半年多了,急着想回家看看。若想回家看,师侄陪你回去一趟,过年总要在我家里过,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多热闹啊!若寒和若阳还是小孩子,小孩子也喜欢热闹好玩的地方,回到山谷过年多冷清啊!”

塔娜摇着塔克老人的手臂,撒娇道:“爷爷,我们部落里过年很热闹的!爷爷,留下来和我们一起过年吧!”又转头对若阳说道:“宝宝,我们一起骑大马,放鞭炮,好不好?”

若阳兴奋地拍着小手说道:“好!骑大马,宝宝,放炮!姐姐,放炮!”

林若寒其实也想留下来过年,顺便见识一下蒙古人过大年。

塔克老人有点犹豫,他是无所谓过年不过年的,但看到若阳那张可爱的小脸,不由地说道:“小孩子总爱热闹的,不能和我老头子相比的,过年总要热闹点才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