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大宋末年的 > 8茶坊琴声(第1页)

8茶坊琴声(第1页)

苗熙帅被骚乱的人拥挤着东倒西歪,感觉非常不舒服,眼看就要晕倒时,猛然间面前人群稀疏了。

他愣怔间看到一群穿戴整体的队伍走了过来,队列多是年轻人,很松散,不时举拳跟随着喊上一句口号。

苗熙帅急忙撤退,在队伍来临前退到了街北墙下。

刚才那群人恰好移动到了他的附近,大声地叫好。

大诗人刘克庄激动地演讲着:“后生可畏,好!呸,史嵩之,你这个独夫,你已经不得民心了,连太学生都出来反对了,你这个恶人终于要遭报应了,皇上呀,你不能再犹豫了,绝对不能用这个恶人,要尽快选出好宰相呀!……。”

声音哄亮的姓李老者乐哈哈说:“后村呀,说起来史嵩之也并非百无一是,他也有独到之处。说起来咱们俩都不善海陆,得罪了不少人,史嵩之为了工作得罪这么多人,也是皇上看好他原因。”

姓李的这时候说这话,明显不诗人喜欢,看到没人迎合,哈哈一笑说:“学生上访总有要挟皇帝之嫌,还不一定有用。”

苗熙帅忍不住一笑。

旁边那位官员模样的人呸一声说:“史家就没一个好人,几任宰相都太霸道,史弥远更是有史以来的最大权臣,大奸臣。

史嵩之就是小号的史弥远,跟他叔叔一样独裁霸道,他若上台,百官肯定要吃大苦头,我们回去呼吁同僚,一起上书,反对史嵩之任宰相!”

“人要行善呀,作恶会祸及后代的,老匹夫史弥远作恶多端,现在报应了,报应到史家的后代了,真是报应不爽呀。”

“可这样闹下去也不是办法呀,半年都没宰相了,国家没人管,钱都用乱花了,国库的钱都建庙了,折腾光了怎么打蒙古人呀,唉,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

……

在口号声中,苗熙帅听着众人议论,不由暗暗吃惊,若只是两位老者说这些话,还算是资格老没人敢惹,可是,其余的官员和百姓怎么敢在大街上大声议论国家大事,讨论宰相的任免呢?

这还是封建社会吗?

苗熙帅感叹的同时,盼着队伍快点过去,心情一下不好了,两秒钟就能跑过去的窄窄的街道,自己竟然都过不去,变成了废物!

他本来就对街道上谈朝廷的人事就不以为然,心情不爽之下,听着就觉得刺耳。

他恰好知道史嵩之的一些情况,听着这些人对史嵩之的评价完全偏离了事实,越说越离谱。

他喜欢读武侠小说,当读到襄阳保护战时,专门想了历史。

查阅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一个标题《一门三宰相,72进士,……》,不由产生了疑问。

一个家能有多大,出现3个宰相还能接受,怎么可能出现了72个进士呢,培养一个人需要多长时间?

他好奇之下就读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南宋时期曾经有个显赫的宁波鄞县史家。

史浩、史弥远和史嵩之就是史家所出的三位宰相。

据文章分析,史嵩之还是有些才华的,行事果决干练,算得上是治乱世的能臣,史嵩之敢作敢为才会罪众官僚,正是一种无私的表现。

文章假设,只嵩之若能继续担任宰相,国家或许还有一丝转机。

他听爷爷讲过,国家在世纪之交时,就曾经出现过一位铁面宰相,如此国家才超车道行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他清楚史嵩之这次是当不了宰相的,听到众人夸张地攻击他,不由地有些反感,心中为史嵩之抱屈。

他一时间义气迸发,高声说:“年轻人喜欢冲动,容易被人家利用,学生们要冷静,史嵩之是有治国才能的……。”

“你说什么,你个娃娃懂个屁?你对史家了解多少,对史由之知道什么?”身边的一位官员厉声喝斥起来。

苗熙帅不服气地回道:“我知道在社稷危难的关头,国家需要的是治理之才,需要不畏强权的政策推动者,而不是什么道德典范的老好人……。”

“无知小儿,你刚才就捣乱,现在胡方乱语,到底是何意图?”

“我看是史家派来的,……。”

“快来看,这里有个史家走狗,……”

……

苗熙帅听着这些攻击,感觉陈元靓分析得太对了,一个国家要灭亡时,是不可能用对人才,即便一时任用,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必然会出现意外,由庸才所替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