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不是教你诈新版电子书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做生意也是如此。记得我某日去拜访一位商界的朋友。

我们正聊天,他的职员突然进来报告,说:“明天是月结日,可是有一位厂商,今天急着要跟我们进货,希望算下个月的账。行不行?”

“不行!”我的朋友斩钉截铁地说,“告诉他,如果你答应他,你今天就走路了!”(也就是会被开革的意思。)

“只差一天,何必说得那么绝?”我笑道。

“只差一天,他何不等明天叫货,而非要今天送?”我的朋友答,“今天他要求你让一天,明天要求你让两天。到后来,这生意还怎么做?”

我非常欣赏他的这几句话,尤其是他说:

“防微杜渐,既为我好,也为他好。”

为什么?请看下一个故事。

当蜜月过去的时候

结果,你不但失去了钱,也失去了朋友。

“喂!”一听是魏老板的声音,康老板心里就笑了。果然吧!他要添货,而且急如星火。少不得要调侃他两句:

“早告诉你,一次多进点,保证好卖,你不听,现在我就算给你赶工做出来,也得两个礼拜。”康老板停了一下,豪爽地笑笑,

“好好好!看在老交情,我先调一批现成的,立刻给你……上一批的钱?还怕你跑了吗?跟这次一块儿算吧!”

东西立刻运了过去。没两个礼拜,魏老板又要货了。

“前账没清!”兼管账的康太太提醒先生,“我们不能给他,先叫他把前两笔钱汇来才……”

没等太太说完,康老板就挥挥手:“他要是敢赖,以后还要不要跟我们做生意?先给他吧!谅他跑不掉。”

一大批又运了过去。听说魏老板亲自去机场接货,他抓到这种新产品,可真是赚了。

过了一个月,又接到魏老板的订单。

“他前三笔货款清了没有?”康老板看看自己的老婆。

老婆摇头。康老板立刻拨了电话。

“康老!您来电话,正好,我正要向您报告,最近为了您这新产品,我们公司连会计小姐都出动了。整夜打包、邮寄,结果什么都误了。能不能等这阵子忙完,立刻给您奉上?”魏老板显然正在忙,直喘气。

“好吧!”康老板笑嘻嘻地挂上电话,又对太太摊摊手,“他说他为我们的东西,快忙死了。就先给他吧!”

东西又运了过去。

只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都再没消息。倒是听说因为对岸出了类似的东西,便宜得多,把市场全搞乱了。

康老板也打过好几次电话去催,魏老板先还自己接,说说生意难做、下回款子一收齐就汇过来的话。后来,则连人都找不到了。

“难道魏老板跑路了?”康老板托朋友去打听。

“他没跑路啊!虽然生意没前些时好,可还在卖你的东西。”

朋友回电。

“卖我的东西?”康老板抓抓头,“他好久没跟我进货了啊!”

“听说他跟别人买你的货。”

“跟别人?”康老板更糊涂了,“我是制造兼批发,难道他多花钱,绕个圈,跟别人买我的东西?”

想一想

康老板还没想通的事情,或许你已经想通了。

为什么魏老板宁愿绕圈子?

因为他欠康老板的货款太多了,当他打电话叫新货的时候,也正是他必须面对旧债的时刻。这就好比朋友向你借钱,他借一次小钱,你不催他还;他再借,你还不催讨。当他愈借愈多,不再有脸向你借。

他开始避着你。

结果,你不但失去了钱,也失去了朋友。

想想,如果你在朋友欠你小钱的时候,就趁他领年节奖金,暗示他还,甚至故意做个低姿态,说自己出了点事,急需。

钱的数目少,拿出来轻松愉快,他当然会还。

如此,有借有还,朋友之间既有“通财之义”,也有“还钱之信”,永远是好朋友,怎会沦落到避不见面的地步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